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资源>>手指游戏>>课题研究>>《手指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用研究》>>理论摘记>>文章内容
周燕:《手指游戏在一日活动中的运用研究》理论学习摘记(四月)
发布时间:2018-04-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超级管理员

江苏省陈研会十三五课题《手指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用研究》

理 论 学 习 摘 记

资料来源

题目

聚焦手指游戏  拓展教育功能

作者

吴龙芳

书名


版别


报刊名


期次



       手指游戏是儿童所喜爱的游戏之一,借助生动有趣的内容和活泼欢快的形式,既提高了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力和感受性,也拓展了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想象表现力。为幼儿创造充满情趣的天地,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手指游戏具有便捷、简朴、轻巧、灵动的特点,平时可见的纸张、毛线、等道具不仅能使手指跳起智慧的舞蹈,而且能让手指随故事情节开口说话,于说说乐乐中认识,于轻松愉快中挑战,于趣味动手中创造,从而赋予手指活动、手脑互动教学以无穷的创新空间。对于0-6岁的婴幼儿来说,手指的活动是大脑的体操。在手指游戏过程里活动的是手,锻炼的却不仅仅是手还有大脑。也就是说,手的动作与人脑的发育有着极为密切和重要的关系,对语言、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

通过不断做手指游戏活动,使幼儿的小手指更加灵活,触觉更加敏感,头脑更加聪明、更加富有创造性,思维也会更加开阔。下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谈谈手指游戏在小班幼儿生活活动中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摘抄人   周燕          日期2018年4月

 

 

 

江苏省陈研会十三五课题《手指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用研究》

理 论 学 习 摘 记

资料来源

题目

聚焦手指游戏  拓展教育功能

作者

吴龙芳

书名


版别


报刊名


期次



       一、富有情境性的手指游戏,能够稳定幼儿情绪

       有些手指游戏常把小动物编入其中,并具有相应的故事性,而小班幼儿在家庭中受到家人的千般宠爱万般呵护,在这期间,他们对家人产生强烈的依恋感。当他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幼儿园,他们会感到无助、焦虑和不安,有的孩子哭得呼天抢地、有的孩子则躲在角落不敢跟老师说话。这时,教师就得采取有效的方法去亲近孩子、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幼儿接受教师,和教师建立起感情,让他觉得老师是可亲的人。在笔者亲身经验中发现可以通过手指游戏来稳定幼儿的情绪。记得去年开学初我带小班的时候,幼儿们的情绪很不稳定,当家长离开后一直哭闹,这让我非常手足无措。但是我发现,只要我一做手指游戏,孩子们就能很快的平静下来。于是,我选用了易学、有趣的《造房子》来跟孩子们游戏。小兔子,拿锤子,叮叮叮,造房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去帮孩子们敲钉子,帮他们盖房子,还将自己美好的房子让孩子们来住(教师将幼儿抱到怀里),教师与孩子的距离瞬间近了,孩子们也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我和孩子一起玩《点点虫》:点点虫,虫会爬。点点鸟,鸟会飞。点点鸡,鸡会啼。点点猫,猫捉鼠。吱吱吱,吱吱吱。

该游戏是我们本土的游戏,所以我是用方言跟孩子们玩的,有些孩子普通话还听不懂,所以这个文言版的手指游戏更容易让他们接受,由于这个游戏的可操作性强,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我还将最后两句转换成角色游戏,我当猫,孩子们是老鼠,我就去捉他们,手指游戏很自然的成了师幼间的互动游戏——躲猫猫。孩子们不哭了,有的还笑出了声。通过与老师共同游戏,也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

   摘抄人   周燕          日期2018年4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