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资源>>手指游戏>>课题研究>>《手指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用研究》>>理论摘记>>文章内容
周燕:《手指游戏在一日活动中的运用研究》理论学习摘记(五月)
发布时间:2018-05-3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超级管理员

江苏省陈研会十三五课题《手指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用研究》

理 论 学 习 摘 记

资料来源

题目

聚焦手指游戏  拓展教育功能

作者

吴龙芳

书名


版别


报刊名


期次



二、生活化的手指游戏,能够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幼儿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通过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在学习、参与、训练的过程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有利于他们动作的发展,而良好的生活能力将会使其终身受益。

洗手是幼儿一日生活最常做的一个环节: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保证孩子健康、让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点环节。幼儿在刚入园时,我们可以借助手指游戏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我和孩子一起玩《洗手歌》:

小朋友,来洗手,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一搓,搓手心,搓手背,搓指缝,搓手腕,清清水里冲干净,关上龙头甩三甩,再把毛巾打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

教师将儿歌《洗手歌》添加几个简单的动作,就变成了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手指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知道了洗手的步骤及方法。

幼儿园每天中午都有午睡的习惯,午睡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下午孩子的精力。孩子如果不能在小床上安静入睡,还会影响到别人。

我和孩子一起玩《手指睡觉》:

老大睡了,老二睡了,大个子睡了,你睡了,我睡了大家都睡了。小不点醒了,老四醒了,大个子醒了,你醒了,我醒了,大家都醒了。

将生活中的技能溶入到手指游戏中,一边说一边让孩子操作。孩子不喜欢做的事,变成有趣的游戏后就会很高兴地自己去做,也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利于孩子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独立性、创造力、自我价值感等的提高。孩子在做事过程中,锻炼了意志,学会承担责任,在事情完成后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这对孩子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摘抄人 周燕      日期2018年 5 月

 

 

 

 

 

 江苏省陈研会十三五课题《手指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用研究》

理 论 学 习 摘 记

资料来源

题目

聚焦手指游戏  拓展教育功能

作者

吴龙芳

书名


版别


报刊名


期次



四、角色化的手指游戏,能增强幼儿文明意识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娇生惯养,他们是家里的宝贝,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早晨,幼儿会满脸欢笑的向老师问好,但却不能主动和家长说“再见”,有些幼儿头也不回的摆摆手就跑到了座位上;离园时,刚出活动室的门口,孩子就把手里的文具或衣物一股脑儿的扔到地上,话也不说一句的跑去游戏或玩滑梯了,家长则边喊着孩子边捡起物品追过去;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幼儿常常会对同伴、家长大嚷大叫,等等。这些都说明,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容否定的是新世纪的儿童,在灵活思考问题、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知识开阔等方面的优势显著增长,但是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显然成为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由于家长的溺爱,滋长了一些不良习气,例如:不懂得尊重父母、长辈;不会礼貌、谦让的与人交往;独断、霸道、自私、唯我独尊等等。和孩子一起玩《手指兄弟》:大哥在哪里?大哥在哪里?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大哥,你好吗?我很好,谢谢你!我走啦,我走啦!二哥在哪里?二哥在哪里?我在这儿!我在这儿!二哥,你好吗?我很好,谢谢你!我走啦,我走啦!高高的哥哥在哪里?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哥哥,你好吗?我很好,谢谢你!我走啦,我走啦!无名的哥哥在哪里?我在这儿!我在这儿!

哥哥,你好吗?我很好,谢谢你!我走啦,我走啦!小弟弟在哪里?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弟弟,你好吗?我很好,谢谢你!我走啦,我走啦!全家人在哪里?全家人在哪里?我们在这里!我们在这里!哥哥好!弟弟好!大家感谢你!

 

通过手指游戏,教会孩子文明礼仪。我们根据手指游戏适宜配儿歌吟诵的特点,将文明礼仪教育蕴含其中。如通过手指游戏《手指兄弟》,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运用拇指说出游戏当中的语句,让“谢谢”“你好吗”等礼貌用语潜移默化地根植到幼儿心中。

 摘抄人周燕   日期2018年5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