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游戏随笔“在一日活动中的运用”
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鲍嘉钰
一日活动的特点在于零散时间比较多,所以为了保证连贯性,教师应注意采取一些措施,将不同环节串联起来。对于两个环节之间的间隙时间,教师可采用游戏法进行过渡。由于幼儿比较好动,再加上缺乏自控意识,所以在过渡环节中出现意外状况的可能性稍高。考虑到幼儿易感到兴奋的特点,教师在过渡环节中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兴奋度,尽量使其保持平静,以免后续活动受到影响。手指游戏是一种能够迅速吸引幼儿目光,并可对其注意力集中能力、身体协调能力、记忆力进行锻炼的游戏,对于幼儿发育有一定的益处。
《纲要》指出:要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的时间,在一些活动中,有些时候幼儿都是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很难自觉得遵守常规。这时候就要求教师有一些适当的指挥,帮助幼儿度过消极等待的时间。这时把一些简单易学的手指游戏贯穿于这些环节之中,消极等待现象会有所减少。利用玩一些幼儿喜欢的手指游戏,能够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幼儿的一日活动能够充分利用,学习效率会比课堂中的还要高,我认为在一日活动中的零散时间中,组织幼儿开展一些益智类的游戏是非常好的。例如在幼儿进餐前,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增添欢乐的气氛,心情好的同时也提高了食欲。用餐占据着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在排队等候进餐过程中,时间非常长,并且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行为会非常分散和杂乱。在这个时候,幼儿会相互打闹。使整个教室非常乱。这时,教师如果通过斥责来维持秩序会比较困难,而组织幼儿玩手游会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再比如在幼儿吃完水果时,带领一些吃的比较快的幼儿进行一些他们喜欢的手指游戏。这个过程有利于有序的组织幼儿尽快的投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中去,同样也避免了消极等待现象的发生。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避免一些熟悉的手指游戏的反复出现,这会让幼儿感觉重复,有厌倦的心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要乐意与人交往,学习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现在的独生子女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做到主动关心、帮助同伴,主动配合协作。埃里克森认为学前期是幼儿形成信任、自主、主动创新人格特征的关键期。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手指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提高幼儿合作意识。就例如传统手指游戏《翻花绳》,请两个孩子一起合作用绳子进行游戏,游戏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孩子手指和手臂动作的灵活性,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还考验了同伴之间的交往合作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幼儿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手指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富有童趣,在幼儿日常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手指游戏,促使幼儿发展多种感官,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学会与人交往合作等。将手指游戏运用到幼儿各项活动中,充分挖掘内在价值,发挥教育功能,让游戏和幼儿活动结合在一起,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