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李亚婷
手指游戏,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指头玩的游戏,具体的概念就是利用人的自身器官——手,伴随儿歌口令节奏,通过手部动作和言语去构造游戏情境而开展的游戏活动。它作为操作性游戏的一种,具有简单易学、有趣好玩同时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群,促进大脑与手部神经协调,促成手口一致等多种特点。
1.幼儿手指游戏具备取材方便、内容灵活、功能齐全的特点。
许多幼儿教师在活动中都或多或少地运用到了手指游戏,只是手指游戏在幼儿园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把它当成一种课间的小游戏,大多数都是在吃饭前后或是放学前玩,并没有考虑到手指游戏的重要性。
2.幼儿手指游戏同时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多种多样化、自发自由的幼儿手指游戏的数量在浓缩、质量在下降。
手指游戏虽然内容丰富,取材方便,组织灵活,但随着表演游戏、角色游戏、建构游戏等多种游戏形式的出现,使幼儿手指游戏的空间受到不断冲击。(1)教师忽略了手指游戏对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性。(2)现在的家长及老师都比较注重孩子的成绩和玩一些智力游戏,而忽略了一些可以拓展孩子语言、理解、认知、想象的小游戏。(3)也有家长认为现在生活水平高,可以为幼儿提供更高档的游戏,于是购置了各种高档玩具,干脆将幼儿“圈”在家里自己玩。(4)有的家长对手指游戏不够了解,自己知之甚少,所以不会引导幼儿游戏。(5)教师选择手指游戏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忽视,由此导致手指游戏濒临失传与离散。缺乏与课程紧密结合的适宜性、创新性的手指游戏。
3.手指游戏应与幼儿园活动多角度、科学化的结合,起到优化幼儿活动、多元化发展幼儿能力的功能。
幼儿园活动即幼儿在园活动的总和,即包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教育活动,又包括幼儿常规活动、游戏活动等一切活动。
(1)手指游戏融入学习活动中——辅助课堂教学
第一,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做到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
教师可以结合各班的日常教育目标,把手指游戏分类引申和设计到各类教学活动中。课题研究组将手指游戏根据内容及表演形式可分为表演类手指游戏、语言类手指游戏、体育类手指游戏、计算类手指游戏。教师可结合本班的日常教育目标,在课程的导入、练习等各个环节进行运用。
有时手指游戏能随时随为活动的开展做“热身”,大部分带有儿歌的手指游戏,教师带领幼儿边说边游戏,既活动了手指,锻炼到手指的小肌肉群,又为活动的开始打下了铺垫,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这类手指游戏就可以作为小班语言活动的“热身”游戏。在语言活动开始之前玩一个这样的手指游戏既可以整理幼儿秩序,使幼儿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又为以后的语言活动导出做了铺垫。
第二、可作为教学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不仅多方面发展幼儿能力,而且体现出了幼儿园课程的整合和多元性。手指游戏还可以以教学资源的形式与课程内容相结合,比如与数学教学结合时,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的:“数学学习扎根于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幼儿年龄小,对数的认识、理解、记忆都很模糊等特征,我们借助手指游戏创设生活经验帮助幼儿学习数学。
手指游戏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每一个都伴有朗朗上口的儿歌、顺口溜、说唱、每一个都节奏鲜明、饶有趣味等特征,与幼儿语言教学结合可为幼儿提供多种语言发展的实践机会。它通过儿童的言语和手部动作去构造一个游戏情境,特别为幼儿所喜欢。
可以说,手指游戏提供了一种宽松、真实丰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儿歌领域的知识含量,丰富了幼儿的词汇,使他们的语言水平得到了充分的提高,促使了孩子语言感受性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又使幼儿园课程达到了整合化、趣味化、多元化的特点。
(2)手指游戏贯穿幼儿生活活动中——引导自我管理
幼儿一日活动不仅仅包括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等环节,还包括盥洗、进餐、午睡等许多零散的生活习惯培养活动。常言道:“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儿在园的每一个时间段都可以付之于教育手段。
借助手指游戏,提高孩子自理能力。
古人云:养习于童蒙。根据陈鹤琴先生“儿童既然喜欢游戏,我们就可以利用游戏来支配他的动作,培养他的习惯。”这一观点,借助手指游戏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如在孩子刚入园时,课题组借助于手指游戏《洗手歌》来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3)手指游戏结合到一日活动——内化常规培养
《纲要》指出,要科学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度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这也就是课题组倡导的完善孩子的常规管理,优化孩子的一日生活。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有许多零散时间,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前饭后、盥洗前后等过渡环节。此时孩子们的状态都比较放松,自觉遵守常规的意识也会被渐渐地淡忘。这时,我们将简单、易行的手指游戏贯穿于这些环节之中,可逐步引导幼儿建立规则意识。
在各个环节的过渡中,可以为其准备一些如“手指歌”“石头、剪子、布”等趣味的经典的手指游戏活动,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即减少幼儿消极等待又几时预防幼儿“无事可做、打闹”的现象,比如:“饭前手指游戏大串烧”,即能维持秩序,又能保证幼儿的双手卫生。“幼儿离园前手指游戏表演”也很重要,因为这时的幼儿情绪较不稳定,教师容易“顾此失彼”,在繁忙的离园时间老师既要整理幼儿物品,打扫卫生又要保证幼儿的安全,此时,手指游戏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幼儿学会安静、有序地离开活动室,教师可灵活让幼儿自发练习各种手指游戏,并集体进行表演。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儿童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确实如此,小中大不同年龄班的幼儿都学会了多个手指游戏,无论是教育活动还是茶余饭后,都能看到幼儿或边做手指游戏边吟诵儿歌或一边活动手指一边表演的现象。幼儿的手指灵活度,表演能力、语言能力等多种能力到了锻炼和提升,专注性、倾听能力等非智力因素也相应得到提高。通过一组组有角色、有情节的手指游戏。幼儿用优美的旋律和节奏、开心的动作和想象,在身心共享之时,在体验成功喜悦之际,充分调动起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和深化着自身情感、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同时,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他们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培养了良好的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