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资源>>手指游戏>>课题研究>>《创意手指游戏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文章内容
【论文】追逐光影的孩子,让科学与手指游戏珠联璧合
发布时间:2018-07-0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超级管理员

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蒋琳燕

【摘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做事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手指游戏让孩子学会动手、勤于动手、爱上动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指南》中也提出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以手指游戏为载体,让孩子在趣中学、玩中思,实现科学与游戏的融合,通过手指游戏触发科学,让科学与手指游戏珠联璧合。  

【关键词】手指游戏;科学游戏;探究

科学游戏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爱摆弄物体的愿望,给孩子一个自我观察、自主探究、自我学习以及和同伴进行合作游戏的机会。孩子在摆弄材料的过程中可以发挥想象和创造力,给孩子一个大胆探索的平台。科学游戏对于发展幼儿的探究性趣和探究能力游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科学游戏也容易变成一种“摆设”,“动”不起来【1】。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手指游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能力,同时能强化幼儿的常规练习。福禄贝尔、陈鹤琴等国内外教育专家认为“教育应具有游戏性”。科学与手指游戏之间是可以平衡的,游戏中有科学,科学亦可游戏化,孩子们在自主下探究,在玩乐中学习。

一、让科学在手指游戏中“动”起来 ——太阳下的光影

游戏与科学不是矛盾与对立的关系,游戏对于科学教育也不是“洪水猛兽”。科学游戏旨在培养孩子探究科学的兴趣,让孩子快乐的探究。手指游戏具有趣味性,幼儿在游戏中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在游戏中运用各感官,在动手,动脑,做做玩玩的游戏活动中轻松自然接受科学教育,寓教于乐,以取得最佳效果。

户外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关注到了影子的踪迹。在阳光的配合下,孩子们玩起了“踩影子”“画影子”“太阳下的手指游戏”等活动。

案例一:

在描画手影的过程中,乔可小朋友画着画着发现影子和她画的有了一些出入,对旁边的小朋友说了一句:“你看,这影子和我刚刚画的不一样了。刚才影子是在这边的。”

案例二:

玩着玩着,旁边的付梓萱喊道:“你的手型影子呢!怎么它在我的后面啊?”蹲在身旁的张馨也说道:“我的影子怎么到我后边去啦!”

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起点,将科学探究变成游戏活动,让孩子从“踩影子”游戏开始,经历了“手影游戏”“人体标杆”“影子移位”等游戏,让孩子在轻松活泼的游戏中充分而有效地认识了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

二、让科学在手指游戏中“融”起来 ——课堂上的探索

科学游戏是教学与游戏的融合,即教学游戏化,用游戏趣味、娱乐性诱发孩子主动探究。教学游戏化是实现科学与游戏融合的途径,通过创建科学教学与游戏融合型课堂,促进教学与游戏的融合【2】

针对小朋友的发现以及他们对光影游戏的浓厚兴趣,我们开展了科学活动《多变的影子》、《好玩的光影》等,在故事中、实践操作中探索影子的秘密。

案例一:

打开手电筒,纪永升打开的灯圈太大,把做手指游戏的小朋友的身影也投到了幕布上,他会自己调节灯圈的大小,把灯圈调至最适合的大小,让小朋友投射到幕布上的手型是最好看的。

案例二:

表演节目的纸偶为什么影子没有眼睛呢?怎么才能让纸偶的影子也变出亮闪闪的眼睛呢?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尝试用用画、粘、剪等方式自主探索探索发现剪个小洞就能让影子变出眼睛来,而画和粘都不行。

通过课堂解密,孩子们发现有了光可以在墙上、门上、地板上、天花板上等各个地方玩光影游戏;发现保持物体不动,调节手电筒与物体的远近距离,可以使影子变大变小;发现纸挡住光形成了黑色的影子,纸上有了洞,光就会从洞口穿过,影子上就像长了“眼睛”一样......

教学中将科学问题、教学情境、活动过程等方面与游戏的融合,凸显科学问题生活化、教学情境趣味化、科学活动游戏化,让科学课堂弥漫着游戏的乐趣,绽放着游戏精神与科学精神。

(三)让科学在手指游戏中“合”起来——光影馆的游戏

科学与游戏兼容的课堂,让理性的科学探究富有情感色彩,让孩子在玩中寻科学,在趣中学科学。基于手指游戏资源和形式开发科学游戏,并根据学生年龄段分类整理建构,力求科学游戏主题化、系列化【3】

光影游戏不仅可以在太阳下玩,我们还可以在灯泡、手机灯下、路灯下等其它照明物的照射下玩光影。小朋友们很喜欢在光影馆里玩手指游戏。在黑暗的光影馆里,打开手电筒,一个个惟妙惟肖的手影跃然幕布。

在灯光下摆出不同的手势,呈现不同的小动物,这是我们传统的手影游戏。快看那边!彩色玻璃纸、色彩过滤板、水彩笔给我们的光影游戏增添了色彩。看看这里!鞋盒子糊上白纸,简易的小舞台就好了,小动物们站立其中,忽近忽远的灯光让它们也忽大忽小,玩起了魔术表演。

案例一:

涵涵手里拿了2块颜色过滤板,她拿了手电筒先透过蓝色的过滤板,灯光变成蓝色了,再透过红色的过滤板,灯光又变成红色了。这时,熊紫菡在旁边说了一句:“我想要紫色的光,可是没有紫色的板子了。”我提示了一下张涵:“涵涵,你觉得透过这两块板会是什么颜色呢?”张涵试了一下:“哇,是紫色耶!”然后她就跑到熊紫菡身边说:“熊紫菡,我帮你找到紫色啦!”

案例二:

在光影馆,梦露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幕布后讲故事,她发现电筒的光圈大的一直被小朋友的影子也照出来。她就想办法要把小朋友的头像遮住而只露出表演的道具,她先拿来了一张白纸和一张彩纸,发现有了一定的遮挡效果,但是不理想,还是隐约能够看到人影,接着她又找到了一块硬纸板,发现效果比较好,之后的故事表演就一直拿着硬纸板遮掉电筒的一半。

光随处可见,小朋友随时可以找影子,光和影就像两个爱变魔术的小精灵出现在孩子们的视野中。光影游戏让孩子们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充满了好奇,在猜一猜、试一试、玩一玩的过程中感受光影游戏带给自己快乐。

光影馆的游戏将手指游戏与科学有机整合到一起,让科学在游戏中生根,让孩子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享受到游戏的快乐,让孩子在欢快的游戏中感受科学的神奇,科学因手指游戏变得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宋月.让科学游戏"动"起来——浅谈科学区域游戏开展的研究策略[J].当代幼教,2016(1).

[2][3]王薇斌.让科学与游戏珠联璧合——探微科学游戏课程的建构策略[J].江西教育,2018.2

[4]石海霞,雷颖.手指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4年Z1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