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资源>>手指游戏>>课题研究>>《手指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用研究》>>研究成果>>文章内容
【论文】浅谈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巧用手指游戏
发布时间:2018-06-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超级管理员

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张静

【摘要】

手指游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前游戏形式,不受时间、年龄、地理条件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开展,老师可以根据幼儿能力选择相应的游戏内容,通过游戏活动能发展幼儿的多种感官,刺进幼儿手眼和大脑协调。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手指游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能力,同时能强化幼儿的常规练习,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关键词】

手指游戏 幼儿活动 运用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可见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运用手指游戏,加强幼儿一日常规训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日常生活中,常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教学活动中,如果幼儿不能很好地遵守活动规则,我们就无法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开展一些手指游戏吸引幼儿注意力,把手指游戏和教学常规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遵守纪律。如教学活动前,可以开展“拍手操”的手指游戏,“拍拍小手转转手,拍拍小手拍拍肩,拍拍小手叉叉腰,拍拍小手拍拍腿”,当幼儿做完拍腿动作时,游戏就结束了,帮助幼儿安静地准备进入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中,有的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同样可以运用手指游戏吸引幼儿注意,让幼儿伸出手指玩“找一找”的游戏,听老师的指令按要求伸出相应的手指,当老师说:“伸出食指找一找,耳朵耳朵在哪里?”幼儿就要伸出食指找到自己的耳朵,并回答:“伸出食指找一找,耳朵耳朵在这里。”用这样的形式让幼儿再次提高注意力,让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二、运用手指游戏,协调幼儿一日活动过渡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提高幼儿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除了老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外,有很多时间幼儿都是处于分散状态的,如早上幼儿来园后的桌面游戏时间,晨间锻炼的分散游戏时间,课间活动、饭前饭后盥洗及离园前。这些时间段由于没有统一安排的游戏或者教学活动,因此很多时候是安全事故多发时段。其实这是开展手指游戏的有利时段,利用手指游戏将幼儿的集体活动和这些过渡环节连接起来,不但能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提高安全系数,还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及行为习惯等。如餐前准备时,可以让幼儿玩“五指开花”的游戏,通过游戏活动,不但让幼儿认识五个手指不同的名称,还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餐前等待姿势,让自己的双手合起竖立在桌上保持小手干净。又如午睡时给幼儿设计一个手指游戏“小手棒棒棒”,请幼儿集体念儿歌练习穿脱衣裤和鞋子,并把自己的衣裤、鞋子放在指定位置上等。 

三、手指游戏在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中的运用

(1)幼儿进食餐点心前。幼儿每次等待进餐时,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很凌乱。这个时候,因为幼儿人数多,洗手速度快慢不一,速度快的幼儿已经洗干净,动作慢的孩子还在洗手池旁,而活动室内老师、阿姨正在分发点心或饭菜,――如果老师不加以引导,活动室内绝对会乱成一团,十分容易发生意外。这时候,手指游戏的魅力得以体现。手指游戏可以防止东摸西碰造成手指的再次污染,又可以解决因为等待时间较长,有些幼儿无所事事的现象。这时候,我们会选择手指游戏“五门开开”“手指一家”,幼儿在玩手指中认识了每根手指的名称。这既是一个手指游戏活动,也为接下来学习更多的手指游戏提供方便。接下来学习新的手指游戏时,就可以说手指的名称,让幼儿伸出相对应的手指进行学习。 
  (2)教学活动前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容易注意力分散,在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前,幼儿经常还在做自己的事情,有的在讲话,有的在做小动作。这时候,以往的方法是老师用话语进行提醒。当老师改用手指游戏,就会发现,幼儿听到做手指游戏后,很快停止与同伴讲话,小手也不再乱动,而是手、眼、嘴都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做动作。特别是经常变换动作的手指游戏“小手小手变变变”,幼儿跟随老师将手指变成小兔、手枪、小狗、孔雀、镜框、小蜘蛛等。在变手指的时候,不按常规顺序来变,让幼儿必须集中注意力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接着,老师就能很顺利地导入接下来的新授内容,幼儿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在学习新授内容时掌握得就会比较好。 
  (3)课间活动中手指游戏促进幼儿合作交往。课间活动时幼儿自由而快乐,在短短的课间时光,手指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很好地进行交往。手指游戏中,有一部分是需要合作游戏的。比如“拉大锯”“金锁银锁”“啊哟哇啦蚊子来啦”,这些游戏往往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幼儿一起玩。幼儿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需要请朋友,寻找身边愿意一起玩游戏的同伴一起来进行。通过游戏,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通过学习找朋友、学习邀请朋友参加,帮助小班幼儿从经常一个人玩耍过渡到与同伴进行交往,在交往中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4)手指游戏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的先后顺序。在游戏中,常会遇到需要先选队员、然后方能进行游戏的情况。幼儿自由玩耍时,在小范围内,可以用手心手背的方式选出一个领队或是抓的人。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还时常会出现争抢玩具、抢游戏角色的现象。这时,可以用剪刀石头布的方法进行解决。“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决定谁先来进行游戏,谁先来担任喜欢的角色,赢的人可以先玩,输了的幼儿就等一会儿再玩。幼儿学会了这个方法后,就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解决分歧。小班下学期,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学会了自己运用这些方式进行选人、解决游戏中的争抢问题,还能帮助同伴解决选人与争抢的困扰。 

有位学者说过:“手是身体的大脑。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善于利用小游戏持之以恒的去坚持,用心营造幼儿游戏的小天地,使小游戏、变成大智慧,成为幼儿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