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意图
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手是身体的大脑。”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由此可见,手指游戏其实就是大脑的体操,活动的虽然只是手,但得到锻炼的不仅是手,还有大脑。在幼儿活动时,教师可通过拍手歌等形式让幼儿来形成对数的认识、对语言的学习。这样既通过手指的活动刺激了幼儿大脑的发育,又增加了幼儿更多的体验与感受,让幼儿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得到全面的发展。
手指游戏不仅能让幼儿手指灵活起来,更能让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会与其他小朋友合作,从而增强合作的意识。从幼儿三岁开始,就可以循序渐进地玩手指游戏,提高其动作的灵活、准确性。抓住幼儿期生理发展迅速、可塑性强的特点开展手指游戏活动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途径。
二、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喜欢手指游戏,锻炼手指的小肌肉群,促进发展。
2.能够主动的玩一玩手指游戏,并利用其他方法创意玩一玩手指游戏。
3.体验创意玩手指游戏的乐趣,愿意创造更多的玩法。
三、活动内容
1.创设手指游戏区
区角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也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小班的区域活动在孩子一日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多次的学习培训,我们也理解到不少区角活动新的理念,因此从孩子的兴趣、年龄特点等角度出发,让孩子学习按兴趣选择活动的材料和区角,和伙伴自由交往,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游戏、学习。从而发展孩子各方面的技能。
我们通过创设手指游戏区,让孩子们对手指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愿意主动地来到手指游戏区通过各种形式玩一玩各种创意的手指游戏。我们在手指游戏区的墙上贴了各种各样适合小班幼儿的手型,让孩子们来选一选自己喜爱的手型,对这些手型产生兴趣。我们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照片,贴在自己喜欢的手型画上,并且我们及时的记录下孩子喜欢这个手型的原因张贴在照片的旁边。除此以外,我们还鼓励幼儿猜猜这个手型是什么意思?尝试学一学自己喜欢的手型。我们将幼儿猜想的结果张贴记录在了他照片的旁边,将幼儿尝试学一学这个手型的照片,贴在了相应手型的旁边。通过这种方法鼓励幼儿经常来到手指游戏区玩耍,激发孩子对手指游戏的热爱。
2.创意活动
(1)指纹添画
(2)变大变小
主要活动设计——指纹添画
指纹添画是一种非常新颖有趣的游戏。需要幼儿大胆地想象,创造性用指纹印画、添画来完成,孩子们对于这个游戏都非常的感兴趣。
在这个游戏活动中,有四位小朋友一起参与。
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用小手的手指头摁在印泥上,然后再摁在白纸上。接着可以用水彩笔大胆的尝试和想象出各种各样的线条装饰这个指纹,让它变成一个动物形象,或者其他的形象。以此类推的方法让孩子们尽情地创作与想象。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则有:
1.注意不要把印泥弄得到处都是,保持一定的整洁卫生。
2.印过印泥的手及时用餐巾纸或抹布擦干净,不要用有印泥的手揉眼睛等等。
3.在整个游戏中大胆想象,保持游戏的安静,不要影响他人游戏。
主要活动设计——变大变小
光影的微妙变化隐藏着许多不可言说的秘密,使画家、摄影师们流连忘返。而孩子作为天生的艺术家,对光影更是有着特别的兴趣。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物体投射在墙上会变形、变色?影子为什么有深有浅?为什么会动,会不停地变来变去?……所有这些问题孩子们都会在观察光影的过程中找到答案,从而获得新的认知。
在这个游戏活动中,有四位小朋友一起参与。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两两分组进行游戏。一个孩子打手电筒将光对着幕布照,另外一个孩子就可以用自己的身体或者小手来变一变,两位孩子可以交换轮流玩。变一变的小朋友可以先用自己的身体变一变。比如他可以站在幕布前,让打手电筒的小朋友站近一点,看一下自己的影子是怎么样的,接着再让打手电筒的小朋友站的远一点,再观察一下自己的影子是怎么样的呢?通过游戏小朋友们会发现,当手电筒离的近时小朋友的影子就变变变变变成大巨人。当手电筒离的远时小朋友的影子就变变变变变成小矮人。除了用自己的身体变一变,小朋友们还可以用自己的小手来变一变。小朋友可以学手型墙上的各种手型来变一变,也可以自己自由的创作手型变一变。在变的同时,小朋友们可以说,我变变变变变成一个大兔子,我变变变变变成一个小兔子。以此类推的方法,小朋友们可以变很多很多的东西。
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则有:
1.打手电筒的小朋友不要将手电筒对着小朋友的眼睛照。
2.游戏过程中,两位小朋友自由组队,并且要交换轮流玩。
3.在游戏过程中,变手型的孩子要将衣袖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