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游戏敲响幼儿语言学习的大门
——浅谈手指游戏对幼儿语言的影响
常州市武进区东青幼儿园 高珊 邮编:213114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我国入世标志着国家各方面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学会生活、学会交往是未来社会对人们的要求,也是未来社会人们发展的目标。作为人类特有的用来交往、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其重要性已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人们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等都要利用语言来完成。
但传统的语言教学已跟不上素质教育的新形式,满足不了幼儿语言发展的需求。幼儿的语言发展需要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需要有趣的感性的刺激。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对于儿童来说,手指的活动就是大脑的体操,手的动作与人脑的发育有着极为密切和重要的关系,对语言发展也有极大的作用。儿童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开展手指游戏不仅是幼儿园改革发展的需要,更是对孩子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此,我试谈几点:
一、 手指游戏为幼儿的语言课堂穿针引线
在以往的语言学习过程中,采取的形式多为老师讲述、幼儿倾听、倾听后回答等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以被动的身份接受故事、儿歌等内容。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收到了抑制,他们表达的欲望难以得到激发,更不用说思考和探索品质的培养了。在语言课堂中运用手指游戏(可以是导入也可以是中间过渡和结束)更是起到了穿针引线、事半功倍的效果。
列如语言教学活动《动物职业介绍所》,教师将活动中涉及到的小动物及相关的情景内容通过和小朋友共同探讨、表演汇编成手指游戏《动物职业歌》进行表演,如:
大象开了浴室——哗啦啦
青蛙当上了教练——游游游
龙虾当上了裁缝——剪剪剪
啄木鸟当上了医生——啄啄啄
袋鼠当上了邮递员——叮铃铃
小狗当上了警察——汪汪汪
蝴蝶当上了舞蹈家——飞飞飞
……
从幼儿反馈及表现的情况来看,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幼儿由于紧张不愿开口的情况,而且幼儿学得快乐、记得容易,不易遗忘。
二、 手指游戏为幼儿提供宽松的语言运用情景
《纲要》中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有很多的时候是“空闲”的,我们就针对这一点,在“空闲时间”——如盥洗时融入手指游戏《洗手歌》,通过情景参与的的方式,加上手部动作的表演有效的组织幼儿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幼儿的表演欲望,让幼儿极自然地进入角色,而且还让幼儿注意力很好的集中了起来,消除了幼儿由于“空闲”而无所事事的情况,帮助他们的语言交流中建立自信,得到语言的发展。
三、 手指游戏为幼儿的语言表演创设了平台
手指游戏大量的丰富了幼儿的儿歌含量,我们开展的手指游戏就是将语言和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它的内容生动具体、形式活泼轻松,用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而儿歌的表现形式就可以用表演的方式来进行,可以是集体表演也可以是个别展示(列如手指游戏《猫捉老鼠》),对勇于表现的幼儿进行及时的鼓励表扬,让幼儿想说、愿说、敢说,促使孩子产生个别表演和结伴表演的欲望,将之与语言活动有机结合。
四、 手指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在实际交往中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与他人进行语言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语言交往越频繁幼儿获得的语言磨练就越多,语言能力也发展的较快。
语言是一门听说的艺术,幼儿的生活中都离不开语言。《纲要》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大致是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列如手指游戏《问候歌》:
两个小孩河边走
见面问候说“hello”
“hello”“hello”
伸出小指握握手
握握手 点点头
我们都是好朋友 好朋友
再列如手指游戏《孔雀》:
一直孔雀飞来了,又一只孔雀飞来了
“你好” “你好”
点点头,点点头,一起做游戏
口渴了,喝口水,喝口水
天黑了,“再见”“再见”
它传扬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礼节和相处方式,幼儿通过学习、理解,掌握了其中的真谛,说大了就是为幼儿将来的为人处世打下坚实的基础,说小了也是从小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习惯与同伴之间使用礼貌用语,与父母长辈之间使用准确的敬语等。总之,手指游戏就像一个有心人,注重了对幼儿完整语言及优美词汇和准确用语的熏陶和培养,在潜移默化中语言及交往能力均能得到发展。
语言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7~8岁之前是人类综合语言能力产生、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一旦错过关键期则会造成发展不足,而难以补偿。优秀的语言不是天生的,我们可以抓住手指游戏这个契机,让幼儿科学、系统的学习、锻炼,使之语言等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幼儿园指导纲要》
《幼儿教育》
《百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