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资源>>手指游戏>>最新更新>>文章内容
【开题报告】“发展幼儿思维,创新手指游戏”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超级管理员

“发展幼儿思维,创新手指游戏”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

发展幼儿思维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的全国教育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维,培养学习思考能力。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强调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帮助幼儿“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这表明,发展幼儿思维,应该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手指游戏对发展幼儿思维有促进作用。英国学者卡西.纳特布朗先生所著的《读懂幼儿的思维》一书中,告诉我们幼儿的思维发展需要我们成人的支持,需要提供能够改善其学习和经验的、富于挑战性的内容。手指游戏是利用人的自身器官——手,伴随儿歌口令节奏,通过手部动作和言语去构造游戏情境而开展的游戏活动。它与说唱、动脑、思考问题、创造想象等同时进行。“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对于幼儿来说,玩手指游戏相当于帮大脑做体操。基于以上,我们认为手指游戏对发展幼儿思维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必将给手指游戏的研究带来新的视角与契机。

前期研究取得一定成效。2002年,我园启动手指游戏研究,相继开展了常州市重点课题《幼儿教育中开展手指游戏活动的价值与策略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幼儿教育中手指游戏的开发与实施》等课题研究。2011年,手指游戏被评为“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实践探索奖”、 2014“灵动思维·幼儿手指游戏”被评为武进区科技局科技支撑(社会发展)项目……   

本课题在我园多年来开展手指游戏活动取得的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从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高度,对手指游戏活动的目标内容、活动设计、实施方式、活动评价等进行系统的创新和提升。

二、核心概念界定

发展幼儿思维。思维是什么?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发展幼儿思维,也就是要基于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在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中着力激发孩子的思维活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帮助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儿童天生是个科学家。幼儿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具有从小培养思维品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手指游戏。手指游戏是利用人的自身器官——手,伴随儿歌口令节奏,通过手部动作和言语去构造游戏情境而开展的游戏活动。它与说唱、动脑、思考问题、创造想象等同时进行。它简单、易操作,需要的唯一道具就是一双手,它的开展不是任何时间、空间、条件等因素制约,适合任何一个孩子、任何一所幼儿园。

创新手指游戏活动。我园从2002年起就开始了手指游戏的研究。13年的扎实行走,让我们明白了:手指游戏不仅仅是儿歌+动作的简单组合,而是千变万化的奇妙探索。为此,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本着“快乐创造”的原则,不断探索、拓宽手指游戏实施与运用途径,从基本手法、基本手型、成型手指游戏等方面入手构建自己的园本特色课程;创新手指游戏玩法,丰富孩子的手指游戏体验;尝试将手指游戏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促进孩子、教师、幼儿园的成长。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与创新,正确把握幼儿思维发展的身心特点和基本规律,根据幼儿成长发展实际,在已有基础上构建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手指游戏活动目标和内容体系。

2.通过研究与创新,探索出一套着眼幼儿思维发展的,突出孩子“玩中想、玩中说”的手指游戏活动组织与指导策略,并建立起相应的手指游戏活动教与学的评价机制。

3.通过研究和实践,使本园孩子的思维活力、思维能力有较大提高,逐步形成敢想敢说、善思好问、灵活灵动的思维品质。

4.通过研究和创新,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创新教育方式,使本园手指游戏课程品牌更具活力和特色,更好发挥对提升本园内涵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内容

1.对发展幼儿思维的含义、内容、价值的文献研究。通过资料收集、理论学习、问题研讨、思维碰撞,正确把握幼儿思维发展的身心特点、基本要求和促进机制,并形成自己的认识和主见,以更好地引领幼儿手指游戏活动的研究与创新。

2.对手指游戏的含义、特点,以及对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的文献研究。前期研究中,我们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了解了手指游戏的含义和特点。本课题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幼儿手指游戏的特征和开发原则,特别是着力研究手指游戏对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功能和价值。

3.着眼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创新手指游戏活动目标与内容的研究。一是对本园已有手指游戏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进一步研究、创新和提升,突出培养幼儿思维品质的目标要求。二是进一步优化各个具体的手指游戏活动的目标与内容,努力体现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教育要求。

4.着眼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创新手指游戏活动设计的研究。将根据研究确定的目标与内容,着力开发设计以思维训练为主题的“手指思维游戏系列活动”,形成独立的《快乐思维——幼儿手指思维游戏活动》园本课程。同时,将对日常主题教育活动中的手指游戏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努力在活动中重视培养幼儿思维品质。

5.着眼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创新手指游戏活动组织与指导策略的研究。无论是专门的手指游戏课堂学习,还是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融合,都要强调不只是“玩中学,玩中做”,更要突出“玩中想,玩中说”,把手指游戏与思维和创想结合起来,引领幼儿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创意创想。

6.着眼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创新手指游戏活动文化环境的研究。我们设想因园制宜、因地制宜,在办园理念的引领下,将整个校园打造成一个游戏化大世界,让孩子们随时随地想玩就玩,真正成为游戏大玩家。特别是创新园所环境、场馆建设、班级特色环境、主题活动环境的设计和建设,为开展手指思维游戏活动创造丰富灵动的文化环境。

7.着眼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创新手指游戏活动教与学的评价研究。一是根据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改进对教师设计开展手指游戏活动的观察评价。二是进一步研究创新手指游戏活动的幼儿学习评价机制,重视对幼儿在手指游戏中的思维活动、思维品质的观察评价。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查找有关发展幼儿思维、手指游戏、创新手指游戏活动等理论及教材资料,为课题的开展与实施做好心理的准备。

2.行动研究组织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并通过实际行动适时调整原有的课题方案与计划,认真做好研究小结。

3.案例研究。通过有针对性、适时的观察记录,对典型的事例进行跟踪研究,以此验证课题研究的成效。

五、组织管理

1.建立组织机构。“态度决定课题研究的深度。”我们首先建立由一把手园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明确各自的分工,为后续的理论培训、方案设计、计划落实等做好准备。同时,吸纳喜爱手指游戏研究的老师进课题组,共同参与、实践、成长

2.制定研究计划。“发展幼儿思维,创新手指游戏”研究目标的引领下,要求课题组成员制定《手指游戏活动计划》《手指思维游戏评价方案》《教师培训方案》等具体实施方案;每月组织学习交流研讨,交流各班研究情况,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使研究活动落到实处。规范课题操作流程,每学期对参与课题的老师进行考评,保证课题的有序实施。

3.加强师资培训。我们在幼儿园构建学习型组织,让学习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让研究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除了邀请专家来园讲座外,还有计划地组织外出听课。我们将走出常州,赴南京、上海求知觅经。我们将全员参与和重点培训相结合,来提高认识,开拓思路,开阔眼界,由自身素质提高来促进课题研究的成功实施。

4.尝试探索实践。“行动是检验成果的唯一标准”。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严格落实研究方案,有节有度地开展研究,指导教师不断实践、探索、反思,在问题中思辨,在思辨中总结,在总结中创造。

5.适时进行总结。依据课题研究计划,及时对课题开展情况进行反馈总结。一是交流研究中产生的阶段成果、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后续研究的重点与方向。二是了解孩子、教师、幼儿园在研究中形成的认识与经验。阶段性总结可通过成果展示、沙龙研讨、课堂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

六、研究进度

研究方案经过一系列的整合,将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5年3月——2015年6月,准备阶段,设计课题,建立课题组;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以明确本课题研究的价值、目标、内容、方法和要求。

第二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根据研究内容,对发展幼儿思维创新手指游戏活动的含义、价值、方法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初步制订《手指游戏活动计划》《手指思维游戏评价方案》《教师培训方案》等实施方案。同时,组织教师参加相应培训。

第三阶段:2016年3月——2017年6月,实验阶段。按照方案全面展开实践和研究,主要任务是开发《快乐思维——幼儿手指思维游戏活动》园本课程。

第四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2月,结题阶段。推出各类研究成果,完成高质量的结题报告。

七、经费分配

本课题为普教重点自筹课题。在研究经费筹措上,我们会建立课题研究专项经费制度,每学期对教科研经费的投入进行合理预算和规划,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八、预期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1

打造探索式、互动式手指游戏环境

场馆

2015年6月

吴文萍、金瑛

2

手指游戏对外辐射交流推广

活动集

2016年6月

蒋惠娟、张金

3

手指游戏活动案例分析

活动集

2016年9月

张金、侯秋兰

4

教师论文集

文稿

2016年12月

侯佳、周燕

5

中期研究报告

文稿

2017年3月

蒋惠娟、张金

6

《快乐思维——幼儿手指思维游戏活动》

教材

2017年6月

査春凤、唐婷

7

发表论文

文稿

2017年11月

课题组相关成员

8

研究报告

文稿

2018年10月

蒋惠娟、张金

九、前期研究情况

2015年11月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1.根据课题需要,建立课题核心组、课题研究相关团队,团队由常州市学科带头人蒋惠娟园长领衔。

2.根据课题申报评审书,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准备课题开题工作,形成课题开题报告

3.根据课题核心概念,确立文献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结构,以幼儿思维”、“创新手指游戏活动”为线索,进行初步的文献检索,建立文献研究专题

4.尝试依托幼儿园现有资源,构建手指游戏八大场馆,完成场馆三维建模,初步打造手指游戏互动体验式环境。目前,手型馆、手套馆、点菜馆等简易场馆已基本建造完成。

5.通过开放现场、讲座邀约等活动将手指游戏对外辐射与交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