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文章内容
观影寻迹—记蒋惠娟教师发展工作室第四次线上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0-07-0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超级管理员

WechatIMG2.jpeg


WechatIMG14.jpeg


WechatIMG13.jpeg


WechatIMG12.jpeg


WechatIMG10.jpeg


WechatIMG9.jpeg


WechatIMG8.jpeg


WechatIMG7.jpeg


WechatIMG6.jpeg


WechatIMG5.jpeg


WechatIMG4.jpeg

2020年7月8日,蒋惠娟园长以及其工作室的成员们又一次“相聚”云端,展开了一场关于儿童视角下生活区的线上微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东青幼儿园蒋惠娟园长领衔,娑罗巷幼儿园王翔老师主持,工作室成员全体参与,同时吸引了东青幼儿园、红梅中心幼儿园、娑罗巷幼儿园教师们的共同参加。

本次教研分为四个环节,通过观看生活区幼儿游戏的视频,进行观察分析,并展开相关问题的讨论。整个活动,循序渐进、生动呈现了幼儿园生活区活动最真实的样态。活动中,工作室的成员们针对视频中幼儿的游戏行为、儿童视角下生活区的设置、生活区与其他区域间的融合等内容积极思考,各抒己见。活动最后,工作室领衔人蒋惠娟老师从如何判断生活区游戏是否具有儿童视角;区域现场老师应该关注什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经历怎样的发展;生活区游戏要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生活区到底能给幼儿带来哪些方面的发展;生活区在教室中所占比例等六个角度对本次教研给予指导。

此次微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对于儿童视角以及生活区都有了一些新的思考,为老师们梳理了一些生活区设置的支架性支持。会后,工作室成员也分别进行了活动反馈。陈涛:“要想从儿童化视角出发,我们首先就要关注这个生活区中能让幼儿愉悦,是否能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教师是否有科学可行的支持策略和多元的评价方式。”承金雨:“生活区提供各种与生活有关的材料供幼儿进行操作练习的区域,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在区域里可以自主选择、是自我服务——集体服务——自主生活的过度。高蕊:“生活区环境的创设、生活区内的材料选择等应该从儿童视角出发:环境贴近儿童生活经验;材料满足幼儿兴趣;针对不同年龄特点,游戏是层层递进的等等。王文娟说:“生活区让整个孩子的活动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家庭的气息。”武冰:“孩子的经验获得,来源于孩子的生活。以前的我们班的生活区长期处在假想游戏阶段,但是王老师班里生活区里,烹饪、茶道……“真刀真枪”让孩子体验真实生活,对于这样的改变孩子们是乐此不疲的,是充满兴趣的。”张金:“整个活动,循序渐进、生动呈现了幼儿园生活区活动最真实的样态。让我们看到了幼儿园持续研究幼儿食育所积淀的成果,看到了每个孩子有滋有味的生活,有滋有味的成长。工作室领衔人蒋惠娟老师立足六个话题给予高屋建瓴的指导,让我们顿时对“如何判断生活区是否具有儿童视角”“生活区要观察哪些内容”“不同年段的能力有怎样的发展”等问题茅塞顿开,可谓受益匪浅。”(撰稿:王翔;审核:蒋惠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