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一染,一绢一韵,遇见扎染,布里生花。
扎染秦汉始有之,已有数千年历史。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扎染是织物时,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
3月初开始,草莓班的孩子们开启了扎染的艺术活动。他们将棉白布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折好,然后用皮筋扎起来,孩子们采用了不同造型的捆绑方式,有三角形、正方形、中心对折,还可以卷起来......不同的捆绑方法所创造的图案各不相同,他们发挥想象力,大胆创造。
这些工序都完成之后,孩子们将扎好的方巾放进染盆里,通过浸泡、搅拌,使得每块方巾都能染上色彩。随后通过晒干、拆线、漂洗等方式,最终呈现其独特的效果。一张张小小的布,超乎想象的惊艳,通过色彩点缀,创意出美妙的图案。每一件手工扎染的作品,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美丽。
在扎染实践中,孩子们感受扎染的乐趣及图案出现所带来的惊喜,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的魅力。(撰稿:蒋林燕;拍摄:蒋林燕;审核: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