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风还未融进残冬的余寒,种子们就悄悄地在地上萌发了。一场场春雨过后,各种野菜恣意生长,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时光里,慧慧班孩子们与春天的野菜开始了一场特别的邂逅......
一、偶遇,是一场美丽的邂逅
户外游戏中的一次邂逅,孩子们对野菜有着浓郁的兴趣度。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特点。他们在户外活动时、在周末回家时,对园子里、田野里的花花草草充满了兴趣,他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将野菜采摘下来,与老师、家人分享。
二、认识,是一次亲密的接触
在幼儿园里,慧慧班开展找野菜、挖野菜的活动,大家在享受挖的过程之余,一起接受劳动教育的洗礼。慧慧班的家长们加入视频课堂,用最直观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自己了解的野菜。在“一起长大”APP发布亲子活动,鼓励家长们带着孩子一起挖野菜,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三、课程,是一个成长的桥梁
随着孩子们对野菜的兴趣越发得高涨,慧慧班还开展了语言类活动《蒲公英妈妈的孩子们》,了解野菜的播种方式;一起辨认马兰,参与实践采摘,提升认知经验,倡导劳动教育;玩玩《蒲公英》的手指游戏,发展手指灵活性......
区域游戏作为课程实践的一部分,当然也少不了野菜元素,比如:在阅读区增加野菜科普类的书籍、制作野菜书签;在美工区利用野菜玩玩有趣的拓染;在植物角种植常见的野菜;在科探区利用游戏实现野菜大变身。大家在游戏中发现,在发现中观察、探索,生成新的经验,这是野菜给予的大能量,更是大自然赋予的小小世界。
四、美味,是一份舌尖的享受
当然,野菜课程少不了舌尖上的体验——香干马兰头。活动前向家长介绍活动并收集了很多马兰头。大家一起挑剪马兰头,完成清洗、焯水、晾凉、沥干、切碎等环节,孩子们找来食堂里的奶奶制作美味的香干马兰头,飘香四溢的佳肴打开了大家对美食的向往。最后活动延伸至家庭野菜美食工坊,孩子们尽享各种野菜美食,体验着来自舌尖上的快乐感受。感恩大自然给予的馈赠和“春天万物复苏”带给大家的美好愿望,让幼儿记住这个春天“特别”的味道!
一棵野菜,引发了孩子们一连串的行动、探究、游戏……在此次“野菜”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收获了关于野菜的经验,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在一次次与自然对话、与生活对话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直观的体验和知识。孩子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宝贵的。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提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天性充分得到发展的“自然人”。儿童天生就与自然联系在一起,他们细致入微地观察,倾听自然的细微之处,并随之而动。带着孩子走进自然吧!让孩子在自然的空间里获得全面而综合的发展!(撰稿:张洁 拍摄:陈樱 审核: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