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餐,老师总会发现孩子们的餐盘里还有未吃完的食物,比起学知识,学会好好吃一顿饭才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本领。于是,东青幼儿园点点班的老师和孩子们针对吃饭中的三个主要问题,和孩子们开启了一段追“光”之旅。
1.基于问题“我不喜欢吃”
为了让孩子拥有积极的用餐情绪,老师运用有趣的故事、好玩的游戏带孩子感知食物的特点,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影响孩子对食物的偏好,帮助孩子调整挑食的情绪,体验吃饭是一件幸福的事。孩子们渐渐地对食物充满了期待,每天阿姨把餐车推进教室的一刻,成了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刻。每天都有超过半数的孩子需要添菜、添饭。
2.基于问题“我吃不下”
影响孩子进餐速度的因素有很多,用餐的习惯(专心吃饭、不玩食物)、用餐的姿势(主要是握勺子的姿势和吃饭的姿势),为了提高孩子们的用餐效率,保证食物的热度,让孩子吃的饱的同时加快用餐时间,老师从主观意识的激发和隐形指导两方面培养孩子良好的用餐习惯。用餐规则牌、用餐流程提示和区角游戏渗透,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用餐习惯。利用各种区域中的操作小游戏,引导幼儿在舀、夹等动作练习中,掌握勺子的正确使用方法,发展幼儿小肌肉的协调性,为提升幼儿午餐环节中的自我服务能力做准备。
3.基于问题“我不会吃”
我们始终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弹性一日早餐时间,让孩子练习自主用餐,孩子们练习按数取物、清理桌面、整理物品,自主、有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活动。实行幼儿自主进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后期我们还将关注幼儿餐前、进餐、餐后的行为和情况,从幼儿的角度来解决幼儿在自主进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幼儿愉快进餐,不断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成为班级的主人、活动的主人。用餐中的“不会”还有剥虾,于是延伸出了新的活动《一起来剥呀!》,孩子们从剥虾到剥水果外壳到剥零食包装,尝试让用餐成为一简单的小事。面对“不会”,点点班的孩子们拥有无限的潜力和智慧。(撰稿:王文娟;拍照:是浏烨;审核: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