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文章内容
东青幼:“雨”你相遇
发布时间:2023-06-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曹丹丹

IMG_3966.JPG


IMG_3978.JPG


IMG_3986.JPG


IMG_4014.JPG


IMG_4042.JPG


IMG_4067.JPG


IMG_4071.JPG


IMG_4101.JPG


IMG_4583.JPG


IMG_4590.JPG

  都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大人眼里看来的坏天气,在孩子眼里未必是坏的。《指南》中小班幼儿科学领域的目标中也提到,“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三月常州进入春季,连续一周春雨绵绵,孩子们透过玻璃看像窗外,不禁喃喃自语:“什么时候可以出去玩呀?”东青幼儿园苗苗班的教师抓住这个机会,和孩子展开了一场关于雨的讨论。

  活动一:迎接春雨

  在谈论雨天之后,幼儿开始准备迎接春雨,进行了以下讨论:可是,我们就这样出去玩吗?乖乖:“不可以,这样出去会感冒。”瑶瑶:“我们的衣服会弄湿。”那下雨天出去玩儿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幼儿展开了讨论,教师通过引导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包括物质准备和经验准备,“下雨天出去玩要打雨伞。”“要穿雨衣雨鞋。”“要把帽子也戴起来,不然头发会弄湿。”收集工具让孩子善于发现身边的事物,了解工具的特性,并能知道其用处。雨天可以怎么玩?“可以踩水坑,就像佩奇跳泥坑那样。”“可以转雨伞,让小雨滴转起来飞起来。”“可以把小雨点用手接住;可以用小桶来接雨水……”教师带领幼儿开展集体活动绘本《下雨天,真快乐》,观察绘本里的孩子是怎么玩雨的,积累相关经验同时拓宽孩子的思路。

  活动二:感受春雨

  “老师,你看我的水花溅的好高啊!”“老师,我轻轻的踩水花只有一点点。”孩子们对水坑、泥坑有种天然的热爱,踩在水里噼里啪啦的响声吸引着他们的注意,是孩子们无法抗拒的诱惑,下雨天路面上的小水坑,成了孩子们快乐的源泉。孩子踩水,感觉到水花四溅的时候,就是与自然真正连结的时刻,这种天然的快乐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乐观向上的性格。

  小班幼儿正处在动作敏感期,在孩子眼里坑坑洼洼的路面非常有趣,能激起他们探索腿脚功能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脚部受到外界刺激,反馈给大脑形成新的神经元连接,而神经元连接得越多,孩子的智商越高。

  活动三:收集春雨

  孩子们有的从家里带来了废弃的酸奶瓶,有的在教室娃娃家找到了小杯子,拿着各种各样的容器开始收集春雨。“春雨在滑滑梯上。”“春雨在小菜园里。”“轮胎里的春雨最多。”孩子们一边讨论着一边寻找着春雨。

  让幼儿置身大自然,与“雨水”亲密互动,通过接雨的活动发现雨水的流动性,在操作中调整自己的行为,获得探究的乐趣及成就感。在收集春雨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动手动脑想办法收集更多的雨水,能和同伴互相比较,也能互相合作,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活动四:春雨的妙用

  收集春雨宝宝有什么作用?“可以养花、浇菜地。”“可以用雨水画画。”“可以用雨水冲厕所。”[2]《纲要》中提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行为。通过此次活动,帮助孩子知道水的用处,初步萌发珍惜水资源的环保意识。经验的习得要学以致用,将活动延伸至生活中去,将新经验进行巩固和运用,才是终身受益的核心价值。

  教师在自然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地位,以多元化的策略和丰富的活动形式,紧扣幼儿当下的兴趣,充分遵循在经验获取、习惯养成上的需求,给幼儿提供了宽松、自由、丰富的环境支持,大自然的世界神秘而精彩,教师应持续陪伴、追随幼儿的脚步,完善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步提升幼儿自主探究能力,在大自然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撰稿:曹丹丹;拍照:汪春霞;审核:吴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