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依托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 ||
学习内容 | 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 ——虞永平 | 出处 | 《幼儿教育》 |
学习人 | 张洁 | 学习时间 | 2024.3 |
摘录: “全收获”也意味着种植可以让成人得到收获。从把种植园地当作可有可无的摆设到作为课程不可缺少的部分,意味着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种植观反映了相应的课程观。教师在与幼儿共同讨论种植计划和从事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增进了对植物和种植的认识,增进了对幼儿天性的认识,增进了对幼儿种植活动兴趣和种植能力的认识,增进了对幼儿的观察和表征能力的认识,增进了对种植活动指导时机和策略的认识。这就是教师的重要收获。除此之外,教师其实是与幼儿共同学习的主体,有些教师对植物和种植知之甚少,为了活动的开展,不得不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向家长学习,向其他人员学习。正是在和幼儿共同种植的过程中,教师获得了种植方面的经验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种植活动中,教师真正理解了对自然的学习不是搬用书本知识,不能坐而论道,而是要亲身实践,让幼儿投入种植情境和种植过程,让幼儿带着情感去关注自己的成果,去呵护一种种不一样的生命。这才是真正的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学习,才是真正的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进行的学习。因此,对种植活动及其价值的理解水平,种植活动展开和幼儿投入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对家长而言,幼儿的种植活动也是自身收获育儿理念和能力的源泉。曾经有些农村家长提出,幼儿在家里经常看到种菜,为什么在幼儿园还要让他们种菜,不能教点别的东西吗?这就是这些家长的种植观,认为没有必要,不如去学别的东西。然而,这些家长并不明白在幼儿园幼儿不是看种植,而是参与种植,是真切体验,而且种植还包含了一系列相关的活动,能让幼儿获得一系列的经验。要转变家长的种植观,就要让家长了解幼儿的种植活动,了解幼儿在种植中的学习和所获得的经验。因此,家长参与种植,幼儿向家长取经,幼儿观察和记录种植故事或分享收获的成果等等,对家长理解幼儿在种植中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记得很多年前山东利津县张立新园长给我看过一组照片,这组照片反映了一个豆类聚餐活动,桌子上放着各种用豆子制作的食品,包括豆芽、豆腐、豆花、煮豆等很多种,这些豆子都是幼儿自己种植的,连豆腐都是幼儿自己磨浆的。家长也参与了这一活动,幼儿给家长介绍各种豆子,他们拿出自己的观察记录,介绍是什么时候种的,什么时候收的,收获了多少公斤,怎么制作的,等等。然后是亲子品尝会,幼儿表达各种食物的味道、自己的喜好等。这种活动会对家长产生很大触动。很多家长之所以加入了种植顾问的行列,或者在家里与幼儿一起开辟种植区,就是因为真正看到了种植对幼儿身体、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改变,真正看到了种植的教育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收获了新的教育理念,收获了专业的眼光,收获了与子女的亲情。
学习心得: 本文是虞永平教授对种植活动的全新理解与剖析,他强调:收获并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方面,还可以是幼儿通过种植活动在经验、知识等方面的积累。面对“全收获”这个新概念,我们除了要关注幼儿的成长以外,自己在活动中的成长与收获,比如:了解儿童视角下的活动,指导策略中的儿童本位等等。对于种植活动,家长可能会有一些误解,我们要将被动转变为主动,每个家长都是心系孩子的成长与收获,我们要让家长了解活动的益处,为活动争取家长资源,在互动中让家长也收获不一样的教育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