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 依托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 ||
学习内容 | 《乡土视域下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吴建锋 | 出处 | 《教育视界(智慧管理版)》第3期 |
学习人 | 蒋琳燕 | 学习时间 | 2024.1 |
摘抄: (二)以农为师,学习劳动技能 广阔的农村是乡村孩子天然的劳动实践基地。我校学生大部分是农村子弟,学校引导学生制订双休日劳动计划,鼓励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养鸡、养鸭,给蔬菜除草、松土、捉虫;高年级的学生走向田间地头,学习收种,在家长的指导下,配置药水,消除虫害。百年前,陶行知先生强调,“学校教育第要与农业携手,那是应当携手的虽是教育与农业,但要求其充分有效”。劳动教育不能走形式,走秀、摆拍不是真正的劳动教育,为此,学校成立了微型农科所,聘请有-定劳动技能的家 长担任校外劳育辅导员,定期走进学校开展劳动技能培训讲座,如大棚蔬菜种植、无土栽培技术,让学生在一场场接地气的讲座中开阔眼界,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学校还在有限的土地资源里开辟微型小农场,让学生跟着校外劳育辅导员种植蔬菜、花草,在劳动中掌握劳动技能。 学习心得: 每一片土地都孕育着丰富的知识和无尽的智慧。农村与城市相比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丰富的乡土自然资源。这里不仅是孩子们成长的土壤,更是他们实践的乐园。对于小班的孩子,劳动教育可以家庭为基础,在家长的指导下,参与家庭园艺活动,如给蔬菜除草、松土、捉虫。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植物生长的奥妙,培养观察力和细心。中大班孩子的劳动实践可以逐渐转向田间地头,学习收种技巧,参与田间劳作,体验农业生产的艰辛与喜悦。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学习基本的田间管理知识。 |
蒋琳燕+东青幼儿园1月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2024年)
发布时间:2024-01-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蒋琳燕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