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依托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 ||
学习内容 | 论文《基于乡土资源的农村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 策略行动研究》——杨贵媛 | 出处 | 知网 |
学习人 | 姜秀秀 | 学习时间 | 2023.12 |
论文摘记: 利用乡土资源的实际应用 在乡土资源的实际应用方面,一些研究者也致力于将乡土资源切实应用在幼儿园中。比如肖莎所在的幼儿园将打造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园所环境作为长期目标。在园所里随处可见植物盆栽、花草树木供幼儿们观察、动手栽种、采摘。各个班级中也设有自然角,方便幼儿们定期观察与喂养一些小动物。在教师的带领与引导下,幼儿们尝试用树枝,秸秆等当地随处可取的自然材料装扮教室,除此之外也利用自然材料制作玩教具。庄绿绒所在幼儿园依托土楼申报事宜的时事热点,充分发挥当地乡土文化优势,开发乡土资源。对当地乡土文化诸多元素进行科学整合,取精华去糟粕,选出适合开展幼儿教育的元素,同时重视实践行动,创设土楼风情展以及土楼民间艺术坊、开展“土楼导游员”活动。姜茂臻所在幼儿园地处沂蒙山区腹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幼儿园利用此优势,将革命红色文化发扬光大,将当地美景与历史名人的图片制成装饰图片或者手绘作品粘贴在墙面上,走廊的吊饰皆包含着满满的当地传统特色手工艺品元素,将细节追求到极致,美工区也准备了充足的自然材料以便幼儿主动创作。邵洁颖所在园所的地区以葫芦闻名,幼儿园抓住该特色点将葫芦元素充分利用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走廊与楼道中随处可见带有“烙画葫芦工艺品”“葫芦影视卡通”“葫芦神话故事”元素的环境装饰作品。在班级美工区处幼儿们可以在葫芦上自由彩绘,利用葫芦拼贴多种造型,科学区内也详细介绍了葫芦的生长过程并配有图片,使得园所的每一处都彰显出独特而趣味横生的“葫芦文化”。邱晴所在园所充分将江南元素发挥到极致,体现在处处细节,将小桥流水、扇子、纸伞、皮影等江南中式古典元素融入吊饰的设计。在墙面的设计上,用草帽、木框、种子、竹筒等材料通过粘贴、拼、插的方式制作装饰画,以充分体现乡土特色。在区域环境中也注重对乡土资源材料的投放,作为幼儿的游戏素材。解华和史瑞峰在荥阳市第三幼儿园开展了活用乡土自然资源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活动。收集石头,棉花秆,木条等材料,用绘、染、贴等艺术创作形式对乡土材料进行巧妙加工,将作品配合在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活动,激发幼儿的家乡情怀。同时利用当地特有的红土带领幼儿开展泥塑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趣味的同时,得到创造力的发展。活动整体紧扣河南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培养幼儿的乡村文化自信,从而热爱并认同自己的文化。苏州市相城区珍珠湖幼儿园依托当地特有葫芦资源,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体验种葫芦、收葫芦、晒葫芦、在葫芦上彩绘;在带有当地特色的瓮、缸等古朴容器上进行能激发幼儿创造能力的彩绘装饰,装饰容器后将当地作物种子种进去,在一项活动中同时达成两种教育目的。 心得体会: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到幼儿的学习和成长,也体现了教 育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在研读了论文中其他幼儿园利用乡士资源在环境创设方面的实际应用后,我深感这种做法不仅具有深厚的教育意义,也体现了对地方文化和资源的尊重与利用。首先,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环境创设,可以加深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在环境创设中融入当地的自然风景、建筑、风俗习惯等元素,不仅可以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熟悉的事物,也可以帮助他们在互动中逐渐建立起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这种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对于培养幼儿的地域情怀和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环境创设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要确保所利用的资源是安全、健康、适宜的,避兔给幼儿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或风险。其次,要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避免过度开发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最后,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兴趣需求,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实践。它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质量,还可以促进幼儿与社区的互动和联系。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探索和利用乡土资源,为幼儿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