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资源>>劳作课程>>课题资源>>理论摘记>>文章内容
姜秀秀+东青幼儿园1月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2024年)
发布时间:2024-01-1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姜秀秀

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依托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学习内容

论文《幼儿园创设种植园地的实践和思考》——王娟,刘静

出处

《教师博览》

学习人

姜秀秀

学习时间

2024.1

论文摘记:

(一)打造“四季有绿”的园所环境

笔者幼儿园在园内仅有的一面围墙上种了爬山虎,墙下种植海棠树、桂花树、山茶树、蜡梅树,其间种上沿阶草等低矮花草,保证幼儿一年四季有花、有草可观察。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领养树木、统计园内植物,吸引幼儿走近植物,萌发对种植的兴趣。幼儿园以建设“处处景观矗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美丽花园”为目标,通过裸土改造、清理整改、绿化升级等举措,为师生营造了整洁、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开辟“立体式”班级自留地

笔者幼儿园在二楼平台开辟立体式班级自留地,搭建自动喷水浇灌系统,地面种植蔬果等农作物,墙面布置观察记录墙。在班级的自留地,幼儿园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全园各班的种植种类进行协调和平衡,确保不重复、周期短,方便幼儿参与种植并观察到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从而极大地丰富幼儿的认知,提高幼儿的能力。这块自留地是自然教育的实验基地,给幼儿提供了劳动的机会、观察的场所、动手的乐趣,成为幼儿的又一个“开心乐园”。

(三)创设“互动式”家庭种植区

笔者幼儿园在三楼和一楼操场的周围用轮胎、PVC水管等制作成花盆、花台,供每个幼儿的家庭认领并种植,吸引家长参与幼儿园种植活动。幼儿可以和家长共同关注植物的生长,家庭和幼儿园方面对幼儿的影响都非常大,而开展“互动式”家庭种植活动,就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家园合作的开展。种植环境中丰富的植物品种、与其共生的小动物,以及土壤、肥料等都蕴含着奇妙的现象。种植园就是一个浓缩的生态园,更是大自然的缩影,为幼儿提供了接触自然、认识自然环境的机会,帮助幼儿开阔了视野。幼儿通过长期观察、操作,可以感知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与生长过程,见识大自然的丰富与多元,感受收获的喜悦,体验发现和探究的乐趣。

心得体会:

经过对论文中幼儿园种植实践的研读和了解,我深感种植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亲近自然,更能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责任感。种植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直观地观察生命的成长过程,了解自然规律,这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从论文中,我注意到,他们的幼儿园根据自身的条件,开辟了专门的种植区。孩子们在这里亲手种植各种植物,从播种、浇水到收获,全程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种植的乐趣,也让他们了解到植物生长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和自然。并且论文中所讲述的三种方式,也很值得我们的学习,比如打造“四季有绿”的园所环境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的园所植被覆盖并不多,四季特征也不是很明显,论文中描述的“保证幼儿一年四季有花、有草可观察。”也正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开辟“立体式”班级自留地和创设“互动式”家庭种植区,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虽然我们班级里也有自然角,但却没有发挥他的用途,而“互动式”家庭种植区也是我们没有想到过的方向,我们应该结合园所特点,学习他人的优秀方式,争取达成我们的种植目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