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资源>>劳作课程>>课题资源>>理论摘记>>文章内容
唐婷+10月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2023年)
发布时间:2023-10-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唐婷

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依托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学习内容

依托乡土资源建构幼儿园园本劳动课程的实践研究

出处

 

新智慧 2023.11

学习人

唐婷

学习时间

2023.10

学习记录:

利用民间艺术,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乡土资源除了自然资源,还包括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其中扎根在民间的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艺术,不仅能陶冶幼儿的情操,更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 一) 民间扎染艺术

扎染是幼儿非常喜爱的美术类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忙着调颜色,将需要印染的布料扎起来,投进颜料中,进行扎染,然后再展开,进行晾晒。虽然是美术活动,但是需要幼儿积极动脑动手,也可以说是一种劳动活动,是一种创造美、表现美的劳动。

( 二) 民间剪纸活动

剪纸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在剪纸活动中,幼儿需要先画出剪纸内容,再进行多种多样的剪纸活动。在剪纸中,幼儿需要双手协调动作,一丝不苟,细心与耐心并存,不容任何疏忽。辛苦总会有所收获,一张红色的纸,经过幼儿的画画、剪剪、贴贴,很快就能会变成窗花、拉花、十二生肖等,可用于装扮活动室,使日常生活的环境因自己的劳动变得更加漂亮。

( 三) 民间泥人制作

泥人制作需要的材料简单,幼儿能在玩泥巴中感知泥土的特性,知道泥土遇上水,可以塑形,变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其中泥娃娃就是幼儿最喜欢制作的作品。在泥娃娃制作中,幼儿要和泥,将水与土混合在一起,加多少水,很有讲究,水太多,泥娃娃就散掉,水太少,泥巴太干,也不容易成型。因此,幼儿需要不断尝试,在实践中不断试验,用适合的水量混合泥土,搓成自己想要的土坯,然后才是用土坯进行泥娃娃的塑形活动。在这样的劳动中,幼儿与泥土打交道,感知泥土特性,然后再进行艺术创造。这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劳动实践与艺术的组合,在这样的劳动中,幼儿是愉悦的,能在艺术创作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增强劳动自信。

( 四) 学习风筝制作

风筝既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民间艺术,风筝的制作不仅需要有审美意识,还需要一定的劳动技能。风筝的技艺复杂,在幼儿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制作简单的风筝,让幼儿在欣赏与学习中逐步了解风筝制作的步骤,需要哪些材料,如何操作。蝌蚪风筝、小鱼、蝴蝶风筝,都是对称型的,比较容易做。幼儿可先画出物体形象,再准备好轻便的竹片,将之捆绑,留下长长的“尾巴”,便于风筝起飞。

( 五) 学习编织技艺

编织在江淮地区很是盛行,简简单单的几根针和线,经过人们的巧手加以编织,就能形成美丽的衣服,漂亮的裙子,五颜六色的帽子等,既能打扮我们的生活,又能陶冶人们的情操,还能让人们在劳动中体验获得感与自豪感,增强信心。有人说,会编织的人就是心灵手巧的人,确实如此。

 

学习心得:

民间艺术很受欢迎的,这些艺术都很漂亮,可以运用到中大班的幼儿活动中,比如在户外游戏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扎染区,投放颜料,进行扎染晾晒。教师可以在游戏区设置“编织角”,投放相应的编织材料,将编织的方法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出来,引导幼儿根据需要进行自主学习。民间还有许许多多的工艺美术,需要我们去挖掘、去学习、去发扬光大。教师可以借助课程游戏化活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民间艺术,让幼儿将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下去,让民间艺术能在中国的大地上处处盛开,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