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资源>>劳作课程>>课题资源>>理论摘记>>文章内容
张洁+东青幼儿园1月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2024年)
发布时间:2024-01-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洁

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依托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学习内容

如何让种植园成为幼儿自主劳动的乐园

出处

网络:人人文库

学习人

张洁

学习时间

2024.1

摘录:

一)实地体验,在观察种植中萌发劳动意识
种植园给幼儿劳动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问,其环境的布置能够为幼儿带来更新鲜、更积极的体验。例如,教师在进行种植园环境的布置时,要考虑不同植物、果树的季节性和生长环境,结合园内的植物、果树资源具体特点进行规划和改造,给幼儿打造一个可以进行实地观察及劳动体验的环境。此外,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兴趣点,在种植园中进行区域划分,打造暖房、小树林、小果园等不同的植物环境类型,为园内的植物进行区域划分,潜移默化的引导幼儿前往具体环境开展观察和探究,让幼儿在这种环境中萌发劳动意识。教师在课堂中,先请幼儿观察一段种子发芽的录像,通过让幼儿亲眼目睹种子发芽这“神奇”的变化,激发起幼儿的兴趣,此时,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可以自主在种植园中进行种植,带幼儿前往种植园观察园内的植物,引导幼儿“这些植物的原型,都是一颗颗种子”,让幼儿萌生亲手种植的念头,激发起幼儿的参与感和积极性。
(二)亲手种植,在种植实践中体验劳动乐趣
激发幼儿的种植欲望和劳动意识后,教师需要趁热打铁,让幼儿通过亲手种植活动,在种植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成长与收获的喜悦。例如,教师于幼儿在植物园中,一起运用铲子等工具将土块敲碎,并在种植园中划分出的种植区域内,捡走石头、碎砖瓦,将土块均匀的划分为几小块,并留出可以供幼儿行走的田埂。准备活动结束后,教师带领幼儿亲手将事先准备好的青菜籽均匀的播撒到土里,并用手捧土去压实,压实后进行浇水,并安排好后续的浇水、除草、施肥等周期性活动。教师在幼儿进行种植之前,需要对如何进行种植进行说明,“小朋友们要注意先挖坑,再播种,最后覆上土”、幼儿在种植 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积极介入,保障幼儿能 顺利完成,同时需要特别注意幼儿在挖土、埋种子时可能会出现的意外伤害,做好提前预警工作
(三)寓教于乐,在种植游戏中激发劳动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幼儿教育中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幼儿从兴趣开始,继而才开始观察、认知、了解、参与例如,教师在种植园中,组织开展了“采蘑菇”这一游戏,让幼儿自由组合,将采到的蘑菇进行整理、分类,并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增加竞赛等游戏机制,孩子们通过两两分组,一人背竹筐心,一人采蘑菇,在规定的时间内,发现种植园中的蘑菇并进行采集,看哪一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到更多的蘑菇。采蘑菇之后,教师让幼儿们讲蘑菇都摆放在地板上,对蘑菇进行观察,根据蘑菇的颜色形状、花纹进行区分,将采集到的蘑菇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这样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安排,设定规则并执行,一方面给幼儿极大的自信心 与尊重感,同时世激发了幼儿的劳动兴趣,让幼儿愿意主动去采蘑菇,整理分类,锻炼了幼儿的劳动能力。
(四)小组合作,在种植活动中提高劳动技能
依托种植园中的植物、果树等资源,教师可以创造性的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种植菜苗时,组织幼儿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每个小组准备一套种植工具,提供一袋种子,并为每个幼儿提供一本记录本,让小组自主定期观察种子的生成情况,可以选择按天,也可以选择按星期,来记录种子的生成过程,幼儿们惊异的发现,有些种子经过几天的浇水之后,冒出了芽,也有些种子并没有萌发,并且同一时间播撒下去的种子,种子发芽的速度也不一样,经过一周之后,有的芽苗已经有一小截手指那么高了,但有的芽苗才刚冒出了一点脑袋。

学习心得:
学习了本段文字后,我觉得种植园是一个绝佳的载体一方面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在种植园内创设劳动场景,帮助幼儿养成兴趣,其次,教师根据幼儿的劳动水平,针对性的设计种植园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实地体验,在观察种植中萌发劳动意识,继而设计亲手种植活动,在种植实践中体验劳动乐趣,在过程中寓教于乐,在种植游戏中激发劳动兴趣,并融入小组合作,在种植活动中提高劳动技能。当然,幼儿的劳动教育离不开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利用家园互动活动,打造家庭“种植园”,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不仅能够实现家长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沟通,也会使得幼儿自主劳动的培养和提高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从而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