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资源>>劳作课程>>课题资源>>理论摘记>>文章内容
张洁+东青幼儿园4月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2024年)
发布时间:2024-04-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洁

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依托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学习内容

幼儿园本土化种植课题参考文献

出处

网络

学习人

张洁

学习时间

2024.4

摘录:

现代社会儿童多被“困”于钢筋水泥之中,对自然日渐疏远,出现生活能力退化、心理发展缺失的现象。生活决定教育,同时教育也必须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其作用。《指南》明确提出:“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幼儿园课程要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周围环境。因此,对生活化种植活动提升幼儿劳动品质的策略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辟种植区域,保持种植常态为了满足幼儿的种植需要,教师们能够积极地开展种植活动种出绿色、植出快乐,幼儿园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种植基地,为了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可以取一个充满趣味的名字“嗨嗨农场”,让孩子们看到这一趣味性的名字,而更愿意融入农场中开展种植活动。为了积极地开展种植活动,教师们要对农场中的区域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开辟,例如,开辟种植小天地、饲养小角落、绿化长廊等等区域,每一个区域有其活动的主题,教师们要经常带领孩子们参与到种植活动中来,通过多种种植环节,如播种、施肥、浇水、拔草、收获等等,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能通过活动的开展整合更多的教育资源。

二、自主选择种植,激发劳动热情新学期伊始,即将重新布置班级的自然角。“自然角应该种植什么植物”我们将问题抛给孩子,孩子们讨论得兴高采烈,有的要种苹果,有的要种香蕉,还有的要种葡萄、西瓜、梨子、蓝莓、向日葵、草莓……当幼儿围绕一个问题互相讨论时,他们会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思维十分活跃,但幼儿不可避免地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所以他们提出的想法仅仅出于喜欢,无法考虑到植物是否适宜在自然角、在秋季种植的,如何种植等等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维持幼儿的兴趣,深化他们的话题,不断引发他们参与其中,激发他们劳动种植的兴趣。因此,我们选择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这些植物是否适合在秋季种植呢?”回家后,他们与爸爸妈妈共同查找资料,每人绘制一张植物小卡片与伙伴们分享。在分享过程中,经过筛查、统计,我们发现,这些植物按种植季节可划分为:春季、秋季、一年四季,其中种蒜苗的票数最多。于是,我们开始了种蒜苗的探索之旅。也引发了一系列关注的问题,如怎么种植蒜苗?怎么照顾蒜苗?谁的长得最好,为什么?班级结合资料调查、集中讨论、新闻播报等形式,共同答疑解惑。

三、恰当的指导能帮助幼儿掌握劳动方法在整个种植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我们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尊重幼儿的意愿,让幼儿做他们喜欢做的事,允许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一开始,我们考虑到小班幼儿不会用剪刀,蒜苗长高时是教师修剪的。但幼儿看到了就不停地问:“我可以剪吗?”看着幼儿跃跃欲试的样子,我们决定让他们试试。为了确保安全,在尝试之前我们做了详细的示范,提醒幼儿使用剪刀的安全。在他们修剪时,我们也适当给予指导。终于,他们顺利地修剪了大蒜,虽然有的幼儿只剪下了一点点叶子头,但是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劳动体验。这次体验,提高了幼儿劳动的技能。

学习心得:

本文是幼儿园种植活动案例,幼儿园引入种植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补充,更是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实践。种植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耐心。通过与植物共同成长,孩子们学会了珍惜生命、尊重自然,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对环境保护的初步认识。在选择种植植物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偏好。种植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教授幼儿种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教育内容应涵盖植物的生长原理、土壤的选择与管理、以及日常的照料和观察等。种植活动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可以组织幼儿分组进行,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孩子们可以共同讨论种植计划、分工合作,一同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分享彼此的发现和体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