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依托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 ||
学习内容 | 《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 》——虞永平 | 出处 | 《幼儿教育》 |
学习人 | 侯佳 | 学习时间 | 2024.3 |
摘抄: 种植是幼儿内在的需要,成人必须把种植过程交给幼儿,不能包办代替,种植不能成为门卫和保洁员的工作,幼儿园不能剥夺幼儿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机会。种植的核心是让幼儿获得新经验,因此,种植的植物种类应该多样化,粮食、蔬菜、瓜果、花草等都可以作为种植的对象。同时教师要考虑时令和节气,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的根、茎、叶、花及果的不同特点。如瓜类的重点在果,土豆、红薯及山药等植物的重点在根,生菜、包菜等的重点在叶,莴苣等的重点在茎。要系统规划,根据幼儿年龄和季节,选择合适的植物,真正把种植纳入课程之中,使其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种植也是一种劳动,幼儿从事的劳动包括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公共服务以及种植和养殖。俄罗斯 M.A瓦西里耶娃等人在《幼儿园教育与教学方法》中指出,“要进入物质世界部分的学习,其前提是形成关于物质的概念,把它看作是物质,看作是人类思想的杰作,以及劳动的结果”,“在儿童认识社会生活现象时,人类生活和劳动是核心主题”。例如在中班,“老师的基本任务是,促进有关事物的知识的积累,而掌握知识的目的则是为了满足学前儿童在游戏、劳动生产活动中的需求”。劳动既是幼儿经验的来源,也是幼儿学习知识经验的目的。种植是重要的劳动,可以给幼儿带来很多经验,这些经验可以进一步促进种植及其他活动的开展。 学习心得: 种植不仅是幼儿内在的需求,更是他们探索自然、积累生活经验、培养劳动精神的重要途径。种植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直观、生动的课堂,让他们能够亲手触摸到植物的生长,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与乐趣,进而形成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敬畏。种植活动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季节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并将其纳入课程中。通过这样的安排,幼儿能够在种植活动中获得新经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种植活动中学会珍惜生命、尊重自然、感恩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