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幼儿园里的种植园地是孩子接触自然的有效途径,学期初,孩子们亲手种下的番茄苗以及长豇豆,已经开始逐渐长大,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了解到番茄和长豇豆的生长需要支撑物,于是,孩子们开始讨论“怎样为他们搭架子”,他们各自表达了自己的想法。2024年5月中旬,聪聪班以此为契机开展了番茄、长豇豆搭架子活动。
一切准备就绪,搭架活动开始了!看,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收集的竹竿开始搭建了,“番茄苗矮矮的,所以需要矮架子”孩子们把短的竹竿用力的插在每一株番茄苗的边上。并将番茄苗与竹竿绑在一起,“打一个绳子不能太紧”.....番茄架搭好啦!接下来是长豇豆的架子,由于长豇豆是属于攀缘茎植物,需要搭一个高高的、有立体空间的架子,有利于茎蔓均匀分布,往高处攀爬,减少相互缠绕,同时有更好的光照、通风使豇豆长的好。架子搭好后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把长豇豆的藤蔓引到架子上,看着搭好的番茄架和长豇豆架,他们期待满满的说:“我们很快就会吃上好吃的番茄和长豇豆了。”
小小的种植园,给予了孩子们不一样的体验,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主动每日去观察、照顾,不仅了解植物的生长。还丰富了关于植物搭架的相关知识,更是让孩子在自主探究中、积累了经验,体验了劳动带来的快乐,激发了幼儿爱自然、爱种植、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这就是大自然的魔力,永远有新鲜有趣的事物等着孩子们去发现,去探索。愿每个孩子的心中都埋下一颗亲自然、爱探索、乐创造的种子。(编撰:郝嘉 拍摄:牟小英 审核: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