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依托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 ||
学习内容 | 劳动教育中融入乡土资源的研究 | 出处 | 新课程研究2023.9 |
学习人 | 唐婷 | 学习时间 | 2024.3 |
学习记录: 将乡土资源融入劳动教育的意义所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缺乏必要的劳动锻炼和社会实践体验,这不利于个体的素养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必不可少,而乡土资源能为劳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为学生日常开展劳动实践提供条件。 1.运用乡土资源可创设真实的劳动情境。 乡土资源包含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社会发展资源等,都是真实存在、可观可感的。学校在劳动教育中融入乡土资源,可以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劳动场景中,体悟风土人情,掌握劳动技术,获得劳动体验,形成劳动情感,能让学生印象更深、感触更多、收获更大。 2.应用乡土资源可发展学生更多样的能力。 中小学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实现以劳辅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养心的育人目标。而有效运用乡土资源可以实现劳动教育内容和维度的拓展,有助于前述目标的达成。一方面,利用乡土资源的劳动实践指向多种知识和技能。如在农耕实践中,教师既需要传授学生有关节气、农具、作物生长等方面的知识,又需培养其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收割等耕种养护的具体技能,而完成农耕实践更需要学生智力、体力的支撑。另一方面,依托乡土资源的劳动教育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开拓思维,获得对劳动的真实情感。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正向、积极的意义。
学习心得: 在生活中,老师可以利用乡土资源,带领孩子们一起游戏,玩耍。比如在春耕实践中,孩子们把身边的自然物带到学校,把它们水培之后,孩子们可以观察、照顾它们。孩子们发现植物有黄叶了就可以把它摘下来,水没有了帮它灌点水。植物有些臭了就帮它换换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