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依托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 ||
学习内容 | 劳动教育中融入乡土资源的研究 | 出处 | 新课程研究2023.9 |
学习人 | 唐婷 | 学习时间 | 2024.4 |
学习记录: 将乡土资源融入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融入乡土资源的劳动教育有着超越劳动教育本身的价值追求,旨在实现以劳辅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养心。 1.以劳辅德。 融入乡土资源的劳动教育强调学生的亲眼看、亲耳听、亲手触、亲身做,希望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关系,感受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换言之,基于乡土的劳动教育追求培养学生对劳动最质朴的情感,以期激发其参与日常劳动的热情,培养其良好的劳动品质。 2.以劳增智。 将乡土资源融入劳动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学生提供更综合、更丰富的劳动环境,引导其在不同的环境中开展多种劳动实践,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融入乡土资源的劳动教育不仅传授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还鼓励学生发挥探索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将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实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3.以劳强体。 强体是融入乡土资源的劳动教育的追求。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需 要付出体力、耗费精力,每一份劳动成果都是劳动者辛勤汗水的凝聚。学生要参加劳动实践,也需强健的身体。而融入乡土资源的劳动教育旨在搭建校园、家庭、社会三大劳动实践场域,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让学生随时能劳动、随时可锻炼。而持续性参加劳动实践必将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 4.以劳育美。 融入乡土资源的劳动教育希冀 通过“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渗透,促使学生在劳动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此外,融入乡土资源的劳动教育力求通过多样的活动,如复刻越窑青瓷、制作非遗美食、裁制传统服饰、种植时令作物等,让学生感受器物之美、风俗之美、文化之美、生命之美,让其获得丰富而深刻的美的体验。 5.以劳养心。 在劳动教育中融入乡土元素是对劳动教育本身进行维度拓展,以期通过不同的劳动场景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不同的劳动者向学生传递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追求卓越精神,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其充实生命、实现价值。
学习心得: 孩子们在劳动中可以体会到不一样的乐趣。比如在劳动中学会一些劳动技能,增长知识。孩子们在劳动的过程中,能与同伴交流,能亲身体验、接触劳动之后的成果来之不易。知道成果是劳动努力之后得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