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资源>>劳作课程>>课题资源>>理论摘记>>文章内容
唐婷+5月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2024年)
发布时间:2024-05-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唐婷

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依托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学习内容

劳动教育中融入乡土资源的研究

出处

新课程研究2023.9

学习人

唐婷

学习时间

2024.5

学习记录:

建设实践场域。

1.开辟校园劳动场域。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可以从环境布置、场地开辟两方面着手,构建校园劳动场域,实现劳动知识、劳动技能传授与劳动传统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同步进行。例如,一些学校融入乡土资源,开辟“农耕博物馆”“智慧农创园”“越窑青瓷工作坊”等主题场馆,设置“校园农场”“班级种植九宫格”“农作物包干区”“日常种植角”等实践场地,打造日常劳动实践场域。

2.开辟家庭劳动场域。家庭是落实劳动教育的补充力量。开辟融入乡土资源的家庭劳动场域,不仅能延伸和补充学校劳动教育,还能形成贴近生活的完整劳动场域,实现效果叠加。一些中小学采取开通“线上劳动课堂”、布置“假期劳动作业”等“带回去”的方式推动农耕主题、民俗主题的家庭劳动教育活动开展,引导家长带着孩子开展农耕实践、制作传统美食。这可为学生提供每日实践场域,有助于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

3.开辟社会劳动场域。社会是推进劳动教育的重要场域,也是将乡土资源融入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大实践场域。一方面,农创园、养殖场、传统手工坊、非遗体验馆等是最鲜活的融入了乡土资源的劳动环境,能传授学生最实用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敬老孝亲、植树护绿、惠民文化推广等社会活动能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价值所在。

 

学习心得:

本园就开设了一些劳动的场所,有种植园、小花园、自然角,现在还分了包干区,让孩子们一起来打扫户外的卫生。孩子们从发现问题开始,让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先想一想,在实际去操作。从这些劳动的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孩子们学到很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