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依托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 ||
学习内容 | 论文《幼儿园劳动教育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田芳 | 出处 |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学习人 | 姜秀秀 | 学习时间 | 2024.6 |
论文摘记: 1. 有效利用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业资源 在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时,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职业和角色内容。但很多老师对于其它职业的了解大多流于表面,只局限于课本,这样的内容对于幼儿来说枯燥乏味。幼儿园可以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来到幼儿园中,以幼儿可接受的方式进行职业的分享,讲述自己的职业劳动内容以及职业所带给他们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让幼儿在脑中形成对职业具象化的认知。另一方面,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本身包含着相对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多样的角色,这些都是劳动教育的潜在资源,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自己家庭生活中不同人物的特点进行观察比较,从而了解不同角色的劳动特点,以此弥补此方面幼儿园教学的空白。 2. 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空间资源,打造多元的劳动教育实践场所 幼儿园空间资源包含室外资源和室内资源。室外劳动教育场所主要以种植性劳动和饲养劳动为主。大多数幼儿园都有户外的种植区作为劳动教育场所。种植物的四季变化正是现成的劳动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园内种植区的资源,带领幼儿种植适宜的农作物,根据季节的变换体验翻地、播种、除草、施肥、收获等种植的全流程。也可以因地制宜开设相关区角,如植物观赏区、水培区、饲养区、烘焙坊等特色劳动区角,让幼儿自主体验给植物浇水、擦拭植物叶片、给小动物喂食的劳动过程。幼儿园还可以建设室内的“劳动生产间”,如废旧物品回收再造间、茶染体验间、手工皂制作间等,幼儿可以在生产间中体验到种植劳动以外的其它不同类型的劳动。教师在已有区角中投放劳动教育相关的材料供幼儿使用,如在阅读区投放劳动教育相关的绘本;在娃娃家和表演区开展不同职业角色和生活角色的扮演;在美工区开展编织等活动;在科学区开展一些劳动创造的小实验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劳动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劳动,在劳动中游戏,真正体验劳动所带来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心得体会: 我们的劳动教育形式过于单一,论文中提到可以利用家长资源,充分帮助幼儿进行职业体验,幼儿园可以开展家长授课日,邀请家长来园介绍自己的职业和基本工作内容,以此帮助幼儿更好的认识各行各业。此外,幼儿园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空间和环境,创设各种各样的劳动室,比如烘焙坊、服装店等等工作游戏场景。游戏化劳动体验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的劳动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乐趣。角色扮演游戏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有趣形式。通过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劳动特点,培养他们的职业认知和情感。这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既有趣味性,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劳动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