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依托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 ||
学习内容 | 《幼儿体验式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唐山市幼儿园“立体阅读”课程为例》——姚建旺 么丹彦 闫金萍 | 出处 | 《学前教育园地》 |
学习人 | 蒋琳燕 | 学习时间 | 2024.5 |
摘抄: 二、充分发挥低结构材料的多用途性 让“立体阅读”掷地有声 幼儿园的材料一般分为低结构材料和高结构材料,低结构材料如葫芦、棉花、稻草等,这些天然材料能给幼儿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很受幼儿欢迎。 1.葫芦是一种跨季节植物,需要持续性观察、长期探究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它。按照“让材料与幼儿互动、让环境与幼儿对话”的原则,因地制宜,设计制作了多功能“悬垂游乐架”(见图3),在架下种植了葫芦,幼儿可以爬上“悬垂游乐架”,近距离观察和探究葫芦,使幼儿在探究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还有助于培养幼儿克服心理恐惧、敢于冒险的精神。此外,还可以结合葫芦的形状特点,引导幼儿自主设计、制作各种葫芦创意作品(见图4)。 2.幼儿十分喜爱贴近自己生活经验的事物,如动画片《葫芦小金刚》。因此,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立体阅读”的兴趣。有情节的童话人物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因此通过引导幼儿描述和续编故事,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这些做法能极大地调动幼儿对“立体阅读”的积极性。 教师要特别关注幼儿在搭建过程中的表现和对话,并由此分析在面对真实可操作的工具和直观可见的现象时幼儿的真实反应。幼儿自由探索的过程是在自己创造而不是模仿。真实可见的现象、可触摸的物体、可运用的工具使得阅读形式多样化,让“立体阅读”掷地有声。 学习心得: 这篇研究以唐山市幼儿园的“立体阅读”课程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幼儿体验式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践,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创新教育模式的魅力和价值。 “立体阅读”课程的理念十分新颖,它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书本阅读,而是将阅读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为幼儿创造了多维度的学习体验。这种融合的方式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幼儿能够在更丰富、更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成长。 通过研究中的实例,我看到了体验式劳动教育课程对幼儿发展的积极影响。幼儿在亲身参与劳动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还培养了责任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感知劳动的价值,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此外,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游戏化、情境化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劳动,让劳动变得有趣而富有吸引力。这启示我在教育活动中,要始终以幼儿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发展规律,设计出更符合他们身心特点的教育内容。 同时,这一研究也让我认识到教师在幼儿体验式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观察者和支持者。教师需要敏锐地捕捉幼儿在劳动中的表现和需求,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提升自我。 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借鉴这一研究的经验,努力为幼儿创设更多体验式劳动教育的机会,让他们在劳动中快乐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