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资源>>劳作课程>>课题资源>>理论摘记>>文章内容
姜秀秀+东青幼儿园12月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2024年)
发布时间:2024-12-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姜秀秀

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依托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学习内容

论文《乡村幼儿园劳动教育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策略》——臧燕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

学习人

姜秀秀

学习时间

2024.12

论文摘记:

二、开发与实施乡村幼儿园劳动教育园本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目标不明确传统的劳动教育园本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较为混乱,导致幼儿在劳动教育中难以学会真正有用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遇到相关劳动问题时,仍然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在这种课程体系下,幼儿的劳动积极性不高,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实践,只在教师要求下完成部分实践任务,部分幼儿甚至会出现哭闹的情况,导致劳动教育难以顺利开展。

2. 课程内容单调传统的劳动教育课程通常以劳动理论知识为主,内容较为单调。由于幼儿的理解能力较弱,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在劳动理论学习上,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应该结合最新的教学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融合生活化、趣味性元素,以期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 缺乏必要的劳动实践环节与其他课程相比,劳动教育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实践性。若不进行实践,幼儿就难以感受到劳动的真正乐趣,更无法体会劳动的意义。传统的劳动教育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部分幼儿未能正确地认识到劳动的意义,甚至出现逃避劳动的现象。教师要及时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使劳动教育课程得以顺利开展。实践环节在整个劳动教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应该积极完善劳动实践方案,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三、开发与实施乡村幼儿园劳动教育园本课程的基本原则

1. 科学性与创新性原则在开发与运用劳动教育园本课程时,教师要遵循科学性与创新性原则。部分劳动教育园本课程内容较为传统,形式缺乏创新,导致幼儿对这类劳动教育园本课程兴趣不高,学习时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并与其他教师展开讨论,充分利用乡村的各种资源,创新劳动教育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让每名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劳动素养,提高劳动意识,学会尊重劳动人民,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劳动技巧。

2. 因材施教原则在开发与运用劳动教育园本课程时,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幼儿的性格各异,其劳动兴趣和劳动能力也各不相同。若采取统一的教学方案,部分幼儿容易出现学习积极性不高或逃避劳动教育学习活动等情况,不利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学情,全面了解幼儿的动手能力、劳动认知等个性化因素,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开展教学,让每名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

3. 寓教于乐原则在开发与运用劳动教育园本课程时,教师要遵循寓教于乐原则。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对趣味性的劳动教育内容有更浓厚的兴趣,愿意积极参与有趣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若劳动教育活动过程枯燥,幼儿则很难对活动产生兴趣,也不会积极参与活动。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趣味性劳动教育课程内容,采取体验、游戏、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策略,让幼儿自主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如“开心小农场”“过家家”“小小值日生”等,让幼儿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活动,主动学习各种劳动技能。

4. 因地制宜原则在开发与运用劳动教育园本课程时,教师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劳动教育的实践性特点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环境来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幼儿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建设一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为例,可以建设以草海为依托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草海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能够让幼儿尽情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如到草海边捡垃圾、喂黑颈鹤等,从而激发他们对劳动和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心得体会:

文中指出的传统劳动教育园本课程存在的问题,在过往的教学实践中深有感触。课程目标不明确,导致教学缺乏清晰的方向,幼儿收获有限,积极性受挫。这让我意识到,在依托乡土资源构建劳动课程时,必须精准定位目标,围绕幼儿的生活自理、社会交往、责任感培养等方面,制定符合幼儿发展水平且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如让幼儿学会简单的乡土农作物种植步骤,培养他们对乡土环境的爱护意识。课程内容单调也是一大弊病,单纯的理论知识难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我会融入更多乡土生活元素,例如讲述乡村劳动人民的真实故事,展示乡村四季劳作场景,让课程生动有趣,使幼儿在趣味中领悟劳动的价值。实践环节的缺失更是关键问题,没有实践,幼儿就无法真正理解劳动。后续我会充分利用周边乡土资源,像组织幼儿参与乡村果园采摘、农田除草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劳动过程,感受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开发与实施乡村幼儿园劳动教育园本课程的基本原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科学性与创新性原则提醒我要不断学习,与同事交流合作,挖掘乡土资源的独特之处,创新课程内容与形式。例如,利用乡村的废旧物品开展创意手工劳动课程,既环保又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因材施教原则让我明白要关注幼儿个体差异,通过观察、交流了解每个幼儿的劳动兴趣和能力,为不同特点的幼儿设计个性化的劳动任务,如为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安排搭建乡村模型的任务,为喜欢动植物的幼儿提供照顾乡土小动物的机会。寓教于乐原则要求课程充满趣味,我将借鉴 “开心小农场” 等游戏化活动,设计更多如 “乡土美食制作大比拼”“小小乡村邮递员” 等趣味游戏,让幼儿在欢乐中学习劳动技能。因地制宜原则强调结合本地实际,我们幼儿园周边有丰富的田园资源,我会以此为基础,创建田园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田园种植、田园写生等活动,让幼儿亲近自然,热爱劳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