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依托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 ||
学习内容 | 巧用乡土资源 彰显幼儿园特色课程——许一 | 出处 | 幼教天地 |
学习人 | 唐婷 | 学习时间 | 2024.9.14 |
学习记录: 依托乡土资源,开展特色区域活动 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孩子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变少,如此不利于孩子体验家长的辛苦以及农民伯伯的艰辛,不利于从小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美好品德。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另一个家,也是孩子们的乐园。农村幼儿园的乡土资源比城市幼儿园丰富,充分利用其特点,装饰幼儿园,使幼儿园的建设更加亲近自然,有利于孩子们开阔眼界,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情。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让幼儿提高对乡土资源的兴趣。 1.植物资源的利用 为便于孩子们观察和探索,幼儿园可以开辟专门的绿色种植园,这个种植园可包括农作物,比如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种植黄瓜、西红柿等蔬菜,还可以包括花园,让孩子们亲自动手种植,让专业的人员给孩子们教授种植方法,让他们一次次尝试,使他们直观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2.动物资源的利用 幼儿园还可以建设一个自然角,这个自然角有各种类的昆虫,包含陆地生物和水中生物。幼儿对世间一切的东西都存在极为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让小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是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观看蚯蚓的爬行动作,观察蚂蚁什么时候搬家,蜗牛什么时候会缩进壳里等奇特的事。老师可以制作一个课题,问水中生物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让小孩子们就提供的东西进行察,最后各个小孩对观察的结果进行交流,有利于孩子学会协作与分享。 3.自然物质的利用 世界的一切物质都有它的有趣之处,孩子们刚接触世界,很容易被吸引。而孩子们与自然玩闹,更能净化孩子心灵,保持孩子的童心。玩泥巴是以往农村小孩的一大乐趣, 它就如同现在的橡皮泥,可以捏成孩子自己想捏的东西。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还能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泥巴是自然之物,不会对孩子的身体有不利影响。
学习心得: 在本次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劳动课程中的巨大价值与潜力,这为我们幼儿园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乡土植物资源为幼儿开启了亲近自然、体验劳动的生动窗口。开辟绿色种植园是极具意义的举措,孩子们亲手种植黄瓜、西红柿等农作物以及各类花卉,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反复尝试,全程见证植物生长的奇妙历程。这不仅让他们直观了解植物生长规律,更在翻土、播种、浇水、施肥等劳作中真切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每一滴汗水都见证着他们的成长,每一次新芽的冒出都激发着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这种亲身体验是城市幼儿园难以提供的宝贵财富,能在幼儿心中深深埋下热爱劳动、尊重生命的种子。 动物资源的利用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自然角成为他们的 “探秘乐园”。昆虫世界丰富多彩,蚯蚓的蜿蜒爬行、蚂蚁的有序搬家、蜗牛的伸缩奥秘等现象,吸引着幼儿专注观察,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围绕蝌蚪变青蛙这一课题,孩子们在观察与交流中学会协作分享,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细致观察生物习性,大胆提出疑问,并在交流互动中拓展思维边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自然物质如泥巴,是激发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 “魔法材料”。在与泥巴的亲密接触中,幼儿能摆脱现代玩具的束缚,回归自然本真。他们自由捏塑心中所想,将无形的泥巴变成独特的艺术作品,在创作中释放天性、提升审美。泥巴作为天然无害的材料,让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中尽情玩耍,保持那份纯真无邪的童心,这对幼儿的心灵成长和个性发展至关重要。 身为教师,我们肩负着重要使命。应充分挖掘乡土资源,精心设计契合幼儿年龄特点与兴趣的课程活动,巧妙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让乡土资源成为幼儿成长的 “养分”。在未来教学中,我将积极行动,将所学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努力打造富有乡土气息的校园环境,让校园处处彰显自然之美;用心组织各类劳动实践活动,助力幼儿在劳动中锻炼身心、收获知识与快乐;持续关注幼儿在乡土资源课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与指导,为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劳动、富有创造力与爱心的新一代贡献力量,让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焕发出独特的教育魅力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