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生活环节,包括进餐、喝水、睡眠、盥洗、如厕、入园和离园、过渡环节和自由活动等。其中,进餐是幼儿一日生活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要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课程游戏化项目“六大支架” 指出要“尝试一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老师只是自助餐的服务生之一”,强调进餐环节的游戏化、课程化。在自主进餐过程中,幼儿的生活技能得以提升,学会了等待和分享;知道了取餐时要轮流和排队,内化秩序行为;培养了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了安排自己的生活。自主进餐是指不在外力强制的情况下,出于兴趣和需要,幼儿自发、自愿进行的用餐活动。
关键词:自主、用餐、取餐、爱惜粮食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宝贝,娇生惯养,所有的事情由长辈包办代替,孩子丧失了很多的能力,面对的是独立自主的生活,这就要求孩子必须有较强生活自理的能力,学会全面的照顾好自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因此我们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用餐制度进行了改革。
一、本班幼儿进餐的现状。
以前我班的午餐情况是经常是一个人分发勺子与吐丝盘,孩子排成长长的队伍,站在餐车前面,老师亲自盛菜,孩子们一个个端着碗下去,旁边的孩子无所事事。吃完饭后都是保育员阿姨在那里收拾桌子,打扫卫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要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基于以上的一些现状,我们就根据本班的情况,进行两点一餐的自主用餐模式。
1.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晨谈活动时,我把进餐的现状照片发在大屏幕上,让孩子们发现其中的问题。恒恒说:“小朋友们排了好长的队。”宇博说:“有好多小朋友没有点也上来排队了。”子璇说:“盛菜都是老师帮助盛的。”梓溪说:“一直都是她发勺子,其他人都不能发。”孩子们发现了这些问题后,孩子们就开始讨论,商量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小天天说;“们可以自己盛饭盛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好说:“可以多画些点子,这样小朋友就会排好队了。”琦琦说:“我们可以让小管家收拾打扫。”
有个孩子说到了,可以有小管家。孩子们再次讨论“小管家可以干些什么事呢?”锐泽说:“要看好小朋友抱好小手。”严靓说:“小朋友洗手的时候要看好,不让他们玩水。”一诺说:“吃饭前要发好盘子。”佳滢说:“吃饭前要把桌子搬好,放放好。”曼绮说:“要一组一组喊小朋友洗手,不能很挤。”孩子们把自己讨论出来的方法用表征的形式画下来。
2.优化环境,营造就餐氛围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和有效地利用环境影响幼儿。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就餐环境,多给一些就餐时间,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权利,充分表现出对幼儿的尊重,体现了幼儿教育的开放性。我把就餐区域分为三块:盛汤水果区、盛饭区、盛菜区。在每个区的两边都设置了点子,可以两边同时进行,避免孩子等待。
3.制定岗位制度,竞选服务生
每个孩子都是班级的小主人,俗话说的好:我的地盘我做主,我和孩子们起商讨工作分类,确认岗位,服务生分为三类:服务员、监督员、陪餐员。孩子们各抒己见,七嘴八舌的议论三类服务生的岗位制度。豆豆说:“服务生可以擦桌子,发勺子。”涛涛说:“监督员可以监督厕所里洗手的小朋友。”乐乐说:“陪餐员站在盛饭区域,提醒伙伴们吃多少盛多少,杜绝浪费。”孩子们商量好了服务生的岗位制度就出台了。
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对服务生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孩子们为三个岗位设计了工作牌,我们还添置了工作服,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增加孩子们工作的仪式感,孩子们在晨谈时,踊跃地竟选各个岗位,当他们穿戴好工作牌和工作服,显得更加精神。
二、快乐用餐,营造均衡
1.创造和谐温馨的就餐环境
在就餐前,服务生会提前准备好就餐的环境,班级里的一位老师会带着剩余的孩子们,在教室空的地方围坐在一起,我们可以看看书,让孩子们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讲故事,可以做做手指游戏,也可以说说今天玩了什么游戏?能让幼儿从游戏的氛围中安静下来,一起听、看、说,做一些安静的餐前活动,等待监督员的指令
2.充分发挥服务生的作用
班级里制定了服务生的制度,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到自主用餐管理中来,每周五竞选下周的服务生,一周一轮,如有三个服务员负责组织就餐环境,分发碗勺、吐丝盘。有两个监督员,一个负责盥洗间孩子们洗手的情况和纪律,一个是分批喊伙伴们去洗手就餐,有两个陪餐员一个推着餐车跟着保育员阿姨去食堂那饭菜,一个是报菜名,提醒伙伴们吃多少盛多少,杜绝浪费。每个服务生生都各负其责,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的高。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的责任心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明显提高,取餐进餐也特别有序。
3.制定菜谱,家园合作
幼儿在学校自主用餐的秩序比较好,自理能力也比较强,这是值得表扬的。但是,在就餐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挑食严重,有部分幼儿对于自主用餐中不喜欢的食物是抗拒的,老师在幼儿挑食上的管理比较薄弱。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商量制定幼儿喜欢的菜谱,然后每周推选2-3种菜谱,报给保健老师,下周哪天吃到自己班推选的菜时,幼儿可以自己报菜名,能有喜悦感。
我们也可以利用“一起长大”app,颁布一些幼儿在园自主用餐的照片,发布通知,让孩子们在家里也可以实行自主就餐,并把孩子们在家用餐的照片上传到“一起长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能力。
三、自主用餐,实施效果
幼儿通过对自主午餐开展方式的调整,能够明显发现我班午自主取餐、用餐有序了很多。解决了等待时间长的问题,孩子们能自主有序的做好餐前准备,心情愉悦的开始用餐。有趣的取餐标志让幼儿对食物更感兴趣,尝试各种不同的食物,做到营养均衡。家园配合让很多孩子学会了用筷子,自己盛饭也更熟练了。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借鉴一些做法的同时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让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更适宜的方式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
幼儿从“被动的等待用餐”转变成为“自主取餐用餐”,培养了幼儿自己动手拿餐具、盛饭菜、端碗盘、品尝食物、送餐具、维护卫生等能力,从而享受、体验自主午餐的整个过程。通过自主用餐的实践活动,提升了大班的孩子主动为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孩子们很喜欢自主进餐,吃多少盛多少,杜绝浪费,光盘行动,也节约了时间。让孩子真正做到自主取餐,快乐用餐。同时教育孩子爱惜粮食,将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永远传承。
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指出: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做;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飞;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之能闲。“六大解放”要求我们把自主权、自由权还给幼儿,与课程游戏化的观点不谋而合。在自主进餐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给幼儿自主和自由, 让幼儿成为自己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莉.幼儿用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9)
[2]吴美华.幼儿园自主午餐管理策略初探[J].教育观察,2016(12)
[3]甘杏芳.幼儿用餐好习惯的养成[J].读与写,2012(8)
[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5]《幼儿园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