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依托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 ||
学习内容 | 《体验劳动实践课程演绎童年别样精彩 一一以晋江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生态农场" 为例》——吴舒亚 | 出处 | 综述. 专著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第41 期 |
学习人 | 蒋琳燕 | 学习时间 | 2024.11 |
摘抄: 二、取之生活,巧思妙用 1.生活中的材料,就是孩子们的学具 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小的瓶杌罐罐,大的桶子箱子,只要老师稍加装饰,辅以材料,到了孩子们的手中,顿时变身游戏道具。 例如:PVC 水管垂吊的“空中徽菜园"。我园不局限地面上的种植。还利用农场与围墙搭建架,将集而来的PVC 管进行切段组合,与孩子们一起放入种植。随着各类小蔬菜的欢乐生长,孩子们也在学习着如何看护和观察记录,游戏化的活动,趣味性的材料,正是体現了陈鹤琴老先生的“活教育”理念。 2.生活中的材料,就是课程内容的载体 例如:随着植物们的生长,守护生态农场的重任——稻草人就该场了。在生成活动“我的稻草人”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农场里枯姜的稻草、小时候的衣服、包装袋等,不断试、小坝合作、脑力激荡,终于扎成了翱栩如生的稻草人。 老师们将生活中的材料用来触发幼儿已有经验,再借助物品进行学习,实际操作,做到取之生活,巧思妙用,用之生活。
学习心得: 文中将生活里常见的瓶瓶罐罐、PVC 水管等巧妙转化为幼儿学习的工具和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这一做法为幼儿劳作教育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像 “空中微菜园” 的打造,打破了传统种植的局限,使幼儿在参与 PVC 水管组装及蔬菜种植、看护和记录的过程中,切实体验到劳作的意义与乐趣。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更培养了责任感和对自然的观察力,让幼儿劳作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我的稻草人” 活动更是生动体现了幼儿在劳作中的创造潜能与合作力量。利用农场的稻草、旧衣服和包装袋等材料制作稻草人,幼儿在不断尝试、合作交流中完成作品。这表明幼儿劳作教育应注重引导幼儿从身边取材,通过实际操作触发已有经验并获取新知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幼儿在劳作中实现身心全面发展,真正发挥劳作教育在幼儿成长初期的关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