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依托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 ||
学习内容 | 《耕读并举培德育,劳作并行塑人才 ——深圳市南山区珠光小学生态劳动教育纪实》——吴舒亚 | 出处 | 环境教育 2024 (10) |
学习人 | 蒋琳燕 | 学习时间 | 2025.1 |
摘抄: 劳动增进体验:尊重劳动显真情珠光小学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学生课程需要构建了爱心课程、劳动实践课程。在珠光小学珍珠小铺开业活动中,学生自行策划活动方案,创意设计广告宣传标语及宣传海报,设计具有特色的标志牌,选举本班的监督员、推销员、售货员、收银员、环保员、市场监督员等,通过职业体验劳动,更加尊重劳动成果。珠光小学还组织学生参加以“体验农耕文化,感受田园风光”为主题的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活动,实践内容包括针织、微耕机体验、石磨豆浆、活字印刷等。珠光小学结合传统工艺制作任务群,设计建设了非遗手作坊,如丝带绣、钩针、衍纸、掐丝、篆刻等;结合烹饪与营养任务群,建设了美食食坊,如蒸花馍。 珠光小学将定期对劳动教育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包括:劳动教育的目标达成情况,劳动教育计划的实施情况,劳动环境的创设情况,劳动活动的开展情况,劳动教育的宣传效果,劳动教育的评价情况,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情况等。通过总结和反思,学校将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
学习心得: 珠光小学的劳动教育模式为幼儿劳作教育提供了诸多可借鉴之处。从校园劳动来看,幼儿阶段可引导孩子参与简单的教室清洁,如整理桌面、摆放图书等,培养其初步的责任感与劳动意识,正如珠光小学学生的校园清扫活动。在实践融合方面,可组织幼儿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了解环保知识,激发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探索欲望,类似学校的垃圾分类宣传。职业体验与传统工艺活动对幼儿也极具价值,像模拟小超市购物、简单手工制作等,能让幼儿在趣味中提升动手与协作能力,感受劳动的多元魅力,为其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