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依托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 ||
学习内容 | 班本主题视角下幼儿劳动课程的实施路径 | 出处 | 知网 |
学习人 | 吴晶 | 学习时间 | 2024年2月 |
【摘抄】 一、依托游戏化活动,从玩乐中激发劳动兴趣 (一)引进“小游戏”,在愉悦中激发劳动兴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将劳动教育与三大游戏相结合,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情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简单的劳动模仿,在游戏的快乐体验中培养劳动兴趣,学习生活基本技能,在游戏中感受劳动的快乐,体验成长的滋味。[4]引导幼儿将游戏中的技能迁移到日常生活中,使其劳动能力获得提升。如在小班娃娃家,创设小厨房、卧室、客厅等环境,为小班幼儿打造一个温馨有趣的劳动空间。娃娃家“妈妈”们在喂养宝宝,“爸爸”们在教育宝宝。在生活坊创设家庭各个角色,让中大班幼儿模拟爸爸妈妈在家煮饭、拖地、收拾房间等劳动场景,获得打扫、叠衣服、整理的劳动技能。角色扮演是体验式劳动教育的重要开展形式,沉浸式的角色扮演体验劳动活动,在创设劳动环境,与材料、劳动工具充分互动与体验的过程,习得基本的劳动技能,感知劳动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5] (二)组织“小活动”,在游戏中提升劳动情感幼儿园根据季节的更替组织“小活动”,让劳动与一日生活的各环节有机融合,以渗透一日生活的劳动作为独特路径,让幼儿劳动技能在渗透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提升劳动能力。在春天开展种植活动,如种植花生、玉米、四季豆等时令蔬菜;在夏天开展杀虫活动;在秋天开展晒秋、秋收运动会活动等。例如《小帮厨活动》中,幼儿自发组成小组,观察成为“帮厨”需要哪些装备、哪些技能、如何分工、每天几点来等等,并与同伴讨论、商量决定。幼儿从观察中发现,在思考中学习。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小帮厨的装备真不少:卫生帽、围裙、袖套、手套和口罩,怎么样才能又迅速又正确地穿戴好呢?削、切、剥、剪、搅,怎么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帮厨的工作呢?帮厨活动刚开始的时候,状况百出,但是教师仍然坚持给幼儿提供自主尝试和自行调整的机会,支持和鼓励他们,去运用观察、比较、概括和记录的方法,积极地寻找答案或是解决问题,丰富和积累在帮厨过程学习到的劳动经验,并运用于现在或是日后的生活中。幼儿体验了内容丰富的帮厨工作,感受到帮厨阿姨工作的不易,他们也像上班一样每天打卡签到、持续劳动,更深刻地感受着劳动过程的辛苦和劳动成果的珍贵,也在自己的付出中回味着劳动的汗水和收获。幼儿在劳动过程中能用语言、图示等方式记录劳动的经验和感受,不仅提升了劳动能力,又获得身心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通过游戏活动,让劳动教育不再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是真正落实于实践参与中,幼儿对劳动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 【学习心得】 论文中这一段提到的是如何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要有效实施劳动课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是先驱条件。然而,当前的幼儿园劳动教育存在劳动教育领域的实践活动受限、劳动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多数劳动教育仅停留在日常生活和集体活动的层面,劳动教育活动设置初浅,实践活动简单,动脑思考的机会少,无法有效地引导幼儿进行劳动实践,导致劳动教育形式化、机械化,劳动教育内容安排简单、枯燥、缺乏趣味性,且局限于简单的生活技能技巧等。这种狭隘的教育内容难以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无法培养他们的劳动创造力,出现了有开展“教育”却无深入“劳动”的问题,最后劳动课程教学沦为没有任何“创新”的教学套路,幼儿无法产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的热情,与劳动教育目标初衷不符。因此,劳动课程不是想一出是一出,应该形成系列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