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资源>>劳作课程>>课题资源>>理论摘记>>文章内容
吴晶+东青幼儿园4月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2024年)
发布时间:2024-04-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晶

东青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依托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学习内容

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以田园农耕资源为例

出处

知网

学习人

吴晶

学习时间

20244

【摘抄】

四、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目标

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农耕活动,旨在让幼儿亲身参与农耕的每一个环节,从播种、浇水、施肥到收割,每一个环节都让幼儿亲自动手,感受农耕的艰辛与乐趣、提升动手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分享和互助。通过参与农耕活动,幼儿还能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和传统,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通过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科学的魅力。他们会发现,种子是如何在土壤中发芽、成长,最后变成一棵棵茂盛的植物的。这个过程涉及光合作用、水循环等生物科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是幼儿认识自然的重要窗口。在园本课程中,将引导幼儿用好奇的眼光去观察农作物的生长变化,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思考答案。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中,将通过生动的农耕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付出。他们将会亲手种植作物,感受土地的温度和农具的重量,了解作物从种子到成熟的整个生长过程。这些活动将使幼儿深刻理解农耕的过程,认识到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同时,还将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课程内容

农耕文化体验。对于农村幼儿园的幼儿来讲,农耕与他们的生活非常贴近。大部分幼儿的家长都是长期务农的农耕传承者,幼儿园首先通过集体活动、谈话活动、区域活动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及答案,例如“爸爸妈妈在农田里做什么?”“他们是怎样播种(除草、施肥、松土、收获)的?”“他们劳作时用到了哪些农具?”“你最感兴趣的农具是什么?”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首先,鼓励幼儿亲身体验,能够让幼儿直观地理解农耕文化,同时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认知与敬畏。第二,鼓励幼儿参与农耕活动。通过简单的农耕游戏和模拟操作,结合种植区进行劳作、记录与思考,让幼儿在劳动的过程中对自然科学、生命科学有更具象的理解,同时,促进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利用农具博物馆等资源,为幼儿提供一个了解传统农具的平台。幼儿可以亲手触摸和体验这些农具,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了解这些农具的历史和用途。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幼儿更深入地理解农耕文化,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农作物种植活动。在农作物种植活动中,将引导幼儿亲自参与播种、浇水、施肥等整个种植过程。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幼儿能够亲身体验种植的乐趣和辛苦,并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在种植过程中,引导幼儿定期观察农作物的生长变化。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照片和数据将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来,了解农作物生长的特点和规律。这种观察与记录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农耕节日庆祝。向幼儿介绍当地的农耕节日及其由来,让他们对节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组织幼儿参与节日的庆祝活动,如观看传统农耕节庆表演、品尝节日特色美食等。在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亲身感受节日的氛围,还能通过互动游戏、手工制作等方式深入了解农耕节日的文化内涵。此外,还会邀请当地的农民或专家来园与幼儿交流,分享他们的农耕经验和故事。

(三)课程实施

资源整合。为了确保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实践性,将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的农田、农具等资源,为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与当地的农田所有者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争取将农田作为幼儿园的实践基地,同时积极收集并整理周边的农具资源。家园共育。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园本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情况,亲身感受幼儿在课程中的快乐与成长。同时,也会在活动中设置互动环节,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定期分享园本课程的教学计划、活动照片和幼儿作品等,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和心得,形成家园共育的互动氛围。

【学习心得】

田园农耕所涵盖的教育契机、教育意义非常值得农村幼儿园开发与利用,我们合理挑选、因地制宜,以实践为导向,实施多元融合,将乡土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不断完善、补充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不断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