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浮小侦探”科学探索活动在东青幼儿园中四班热烈展开。孩子们化身小小科学家,通过亲手实验,揭开了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奇妙面纱。
实验初体验:动手感知浮沉现象
活动室内,清澈的水盆和种类繁多的实验材料早已准备就绪:积木、弹珠、乒乓球、空塑料瓶、树叶和橡皮泥等静待探索。在老师引导下,孩子们满怀好奇地将一件件物品小心放入水中,屏息观察。“浮起来了!”“沉下去了!”的惊呼声伴随着物品入水的瞬间此起彼伏。乒乓球和空瓶稳稳漂浮,而积木与弹珠则迅速沉入水底,直观的现象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观察与猜想:发现变化的规律
实验过程充满了发现的惊喜。有孩子将一块干燥海绵放入水中,它先是轻盈漂浮,随着慢慢吸水变重,最终缓缓沉入水底。这一神奇的变化引发了阵阵惊叹和持续的观察兴趣。“为什么有的东西沉,有的东西浮?”面对这个核心问题,老师鼓励孩子们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是因为重量吗?”“大的东西一定浮着吗?”孩子们热烈讨论,积极思考,思维的碰撞在探究中不断闪现火花。
科学启蒙意义:在操作中萌发探究精神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仍沉浸在探索的兴奋中,纷纷追问:“为什么那么重的大轮船也能浮在水上呢?”小小的沉浮实验,如同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荡起对科学世界的无限好奇与向往。这份通过亲手触摸、亲眼观察得来的科学奥秘,为孩子们开启了理解物理世界的第一扇窗,照亮了未来探索的无限可能。(撰稿:金莲;拍摄:莫玲英;审核: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