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资源>>手指游戏>>课题研究>>《创意手指游戏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文章内容
手指游戏《好孩子》反思随笔
发布时间:2017-12-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超级管理员

 

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胡媛媛

在大班下学期学习手指游戏《好孩子》活动中,孩子们重点学习1、  理解儿歌内容,懂得长大了要多做积极有益的事情。2、  感受“子”字儿个富有韵律的特点,学习平、翘舌音。

儿歌时遇到了一些挑战,一是儿歌长、内容多,在儿歌中包含一些逻辑,如:“周家有个小豆子,捡到一个花夹子,还给王家小妮子”。儿歌中加入姓氏,让名字和姓氏连起来,对幼儿的记忆有了更多考验,“张家有个小胖子,李家有个小柱子,王家有个小妮子,周家有个小豆子。”这些难点我通过多媒体选择不同的人物形象,让生动的人物特点一下子让孩子记住的人物关系。在欣赏两遍后,不少幼儿都发现了押韵的特点,而且对字的韵脚非常感兴趣,就是因为有了韵律,幼儿学起来就十分容易了,兴趣也很足。儿歌部分最大的难点是平、翘舌音的学习而手指游戏过程中,小朋友按顺序轮指是最大的难点,需要快速替换手指和交替叠放手指。刚开始“自己穿衣穿袜子”这一句做动作时小朋友能够模仿老师放慢速度做出来,“还给妹妹梳辫子”这一句的手指动作需要用到中指和无名指,很多小朋友就做不出来,普遍的是手指速度跟不过来,这是因为手指的协调性不够。做“大水扫地擦桌子的动作时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基本交叠手指的动作,接下来种植轮流从外网上叠这个动作基本都很快学会了。在以前有过手指游戏《星星》的前期经验,学起来简单多了。

本次活动在学习理解儿歌内容的同时,也对幼儿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和多做积极有益的事情有教育作用,通过儿歌的朗诵能够激发幼儿成为好孩子的愿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