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资源>>手指游戏>>课题研究>>《创意手指游戏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文章内容
教学随笔:糖葫芦
发布时间:2017-12-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超级管理员

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潘瑗

手是身体的大脑。手指可以变出很多神奇的东西,如果手指游戏加上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事物,比如:糖葫芦。孩子的积极性也许会更高。通过手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数的概念,孩子们会玩的开心,同时也会学到更多本领。

前段时间我和孩子们玩手指游戏《糖葫芦》,首先在游戏之前,我自己先用谈话导入的方式猜猜说的是什么?孩子们一下子就说了出来,接着,我先说说这个儿歌,通过熟悉与准备把这首儿歌牢牢的记在心里,做到心中有课,课在心中,接着,我们玩起了手指游戏,在游戏前,我并没有一下子就教孩子们手型,而是让孩子现自己想,糖葫芦可以用什么手型表示呢?之后再完整地游戏,孩子们在我形象的指偶的吸引下很快的进入了游戏,快乐的情绪在温馨的活动室里回荡。

看到孩子稚嫩快乐的笑容,看到孩子这么兴致勃勃,我还在游戏中加入了游戏的情景,通过游戏进一步让幼儿体会与回味吃糖葫芦时候的美味和快乐。懂得生活中的美好。经过改编以后,孩子们更加的喜欢了,虽然游戏结束了,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吵着还要玩。

孩子们玩的很开心,但是我在组织游戏的时候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活动前,我可以多让孩子说说你们吃的糖葫芦是怎样的,让孩子激发起对糖葫芦的欲望,然后再进行游戏,这样,孩子们会更开心,同时也会充满好奇,“我们要跟糖葫芦玩什么游戏呢?”这样就可以自然地引导到儿歌部分,孩子们的注意力就会更多的放在儿歌上,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整个活动中,虽然孩子们玩的开心,同时也玩会了这个手指游戏,但是我的引导有些不到位,导致孩子们在手型的创编上显得有些迷茫,也有些陌生,看来创编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还有些难,孩子们还没有一些手型表演的基础,不知道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手型变得更丰富有趣。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孩子会跟风,我表扬了一孩子做的手型很有创意,然后孩子们就都跟着做这个手型,而没有自己去思考创造,导致孩子们的手型都是一样的,这有可能也是孩子的对于手指游戏前期经验的不充足,以后我会让孩子们经常锻炼手型,让孩子能够掌握更多关于手型的动作,这样以后的创编上也许会更加得心应手。

虽然是一个游戏,但也蕴含着一定的教育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根据孩子的兴趣不断地进行改进,自我实施,已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在手指游戏的学习上,我还在不断学习中,相信我可以用更好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孩子们积极动脑,主动创编各种有创意的手指游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