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资源>>手指游戏>>课题研究>>《手指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用研究》>>研究成果>>文章内容
教学随笔:包子、卷子
发布时间:2017-12-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超级管理员

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王钱茹

手指游戏一直是我园的园本课程,虽然我没有参加手指游戏项目组,但是我还是非常喜爱这个手指游戏的。这回我们语言项目组就进行了一次有关手指游戏的同课异构,大家都很认真的准备了这节课。

这节手指游戏的题目就叫做《包子 卷子》,通过上网查询资料,我了解了包子起源于三国。在我们这不管有陷还是没陷我们都通称它为馒头,但在东北那边,有陷的称为包子,没陷的才称为馒头。对于卷子的理解,我更多的是倾向于像春卷一样的,但在我们平常的包子店还有一种食物也称之为卷子。

节课上我们产生了很到的分歧,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这首儿歌讲的就是包子和卷子这两种食物,通过打开观察,左看看,右看看,还不知这是什么东西,那我们就再次尝一尝。

然而,谈老师她所理解的儿歌,却与我们截然不同,她认为,这是一首谜语性的儿歌,这首儿歌其实是讲的东北的一个小吃“糖三角”。什么是“糖三角”呢?它分为红糖和白糖两种馅儿。 要将圆面皮捏成三角形,在火上蒸熟。由于里面包的是糖,而且它有点像包子,又有点像我们平常吃的卷子。

其实我认为不管是我们认为的它指的是两种食物,还是谈老师认为的“糖三角”,都有它的可取之处。因为像我们南方人,没见识过北方人的食物,自然也不清楚它的含义,若在北方,这是他们最平常最常吃的一种食物,自然就一下子认识它。由于身处地理环境的不同,知识经验的储备上自然就存在差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