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手指游戏——一光一世界
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王钱茹
摘要:
手是人触觉的主要器官,手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大脑变得更聪明。我国自古就有“心主神志”、“十指连心”、“心灵手巧”这类俗语和成语,更形象地说明了手与大脑的密切关系。由此看来,手的发展对于人的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我们发现光影游戏也可以与手指游戏相结合,并能玩出很多不一样的精彩。
关键词:幼儿园 手指 游戏 光影游戏
正文
手是人触觉的主要器官,手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大脑变得更聪明。我国自古就有“心主神志”、“十指连心”、“心灵手巧”这类俗语和成语,更形象地说明了手与大脑的密切关系。
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手是身体的大脑",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对于幼儿来说,手指的活动,是大脑的体操。活动的是手,得到锻炼的还有大脑,手指活动与人脑的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密切关系,在做手指游戏活动时,大脑、眼、手同时协调运动。协调发展,对视觉、听觉、触觉、语言等功能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长期坚持做手指运动能开发幼儿的大脑潜能,促进大脑与手指间的信息传递,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群活动能力和手指关节的发育,促进幼儿大脑与手指神经协调发展、发散思维等作用。
幼儿园的孩子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幼儿身心发展的一大生理特点。但同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选择去挑战它。手指游戏趣味性、简单性刚我可以满足孩子的生理、心理的需求。
(一) 应选择合适的题材来丰富活动的内容
幼儿不同与成人,他本身就是一个多变的个体。我们也应对他的发展需求、改变做好充足的准备。面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我们更应该给他们不同的满足感,
1、 小班手指游戏生活化
刚进入幼儿园的幼儿,总是哭哭啼啼,通过学习手指游戏《幼儿园也是我的家》、《家中五口人》让幼儿对于幼儿园有一定的归属感。而手指游戏《滑滑梯》、《小兔上学》则让幼儿对于幼儿园的生活开始产生兴趣。到了圣诞节则会学习《圣诞老人》这个手指游戏,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朗朗上口的儿歌,简单有趣的动作,更加切合他们的生活实际。通过学习这些手指游戏则可以让他们了解幼儿园的生活,更快的适应有。
2、 中班手指游戏集体化
升入中班,幼儿通过一年小班的学习生活,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的生活。这时我们就会通过学习一些切合我们学期计划、主题活动的手指游戏。
比如说在开学第一周我们会学习《小蜗牛背书包》,让休息一个暑期的幼儿更快的转换身份。到了中秋节我们会学习《亮嫫嫫》这个手指游戏。通过学习方言、普通话两个版本,让幼儿更加愉悦的学习。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中,我们则会学习很多关于动物的手指游戏:如《小动物找朋友》、《大鸵鸟》、《两只小象》、《小刺猬去理发》、《小猴滑滑梯》、《小猴爬上香蕉树》。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儿歌,配上简单明了的动作,让幼儿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们。
3、 大班手指游戏综合化
步入大班,幼儿在生活中变化、需求会变的更加综合化。这时,我们更多的是投放一些关于四季的手指游戏。让幼儿在生理的感官上体验季节的变化,更是在心理的感官上感受变化
例如在秋季这个丰收的季节,我们会学习一些有关于秋天的手指游戏,如:《秋天》、《风》、《圆圆和弯弯》。通过简单明了的儿歌,让幼儿对于秋天“叶子的变化”、“风的变化”、“果实的变化”产生直观的了解。到了冬天,我们则会学习一些关于冬季的节日、节气的手指游戏。例如:《九九歌》、《过年》。让幼儿对于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气,有基本的了解。
(二)光影游戏——多样化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纲要》中也指出: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指导要点中也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
1.创意光影——太阳下的光影
(1)活动背景
每天午饭后,只要天气好,我们班(小班)的孩子总会搬着小椅子去手型墙那里坐一坐,玩一玩,手型墙那里的阳光很是充足。小朋友在那里晒晒太阳,聊聊天,很是开心。
(2)活动案例
案例一:
3月3日这天中午,天气很好,我们依旧搬着小椅子出去了,几个小朋友在那里坐着坐着,突然把小手放在了手型墙上,比划一下,“老师,看我的小鸟。”“老师,快看我的孔雀”···玩着玩着。佳琪小朋友忽然发现了小秘密,拉着旁边的小余说道:“瞧,我的手在变孔雀,我的影子也在孔雀。”小余看着地上佳琪的影子,也拿出小手比划了起来。他们找“手型影子”的行动,吸引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都跟着他们,用小手比划着其他的手型,一边变一边还大声喊道“看我的,看我的。”
玩着玩着,旁边的刘轶喊道:“我的影子,在捉迷藏啊!怎么它在我的后面啊?”坐在它身旁的连珂也说道:“我的影子怎么到我后边去啦!”
(针对小朋友的发现了太阳底下的手影,以及他们对于有的影子怎样跑到身后去的疑惑。我们开展了太阳下手指游戏表演活动,以及分享了分享阅读中的《我的影子》,在故事中探索了影子的秘密。)
案例二:
我班幼儿对于太阳下的光影很感兴趣,于是,我与擅长玩光影游戏的草莓班蒋老师商量了下,邀请草莓班的小朋友给我们小朋友表演光影游戏。
看了他们的表演,小朋友的兴趣更是浓厚了,都想上前试一试,于是我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找一位小老师,学一学,玩一玩。
张梦涵找到了一位小老师,小老师1说:“你要把外套脱了,不然,不好玩。”边说边帮她把外套给脱了。
贝贝找到的这位小老师说:“袖子要卷子来。”说着帮她卷起了袖子,边卷还边说:“这个要卷到手肘上面,不然很容易掉下来的。”
邵诗雨的小老师说;“你的小手要举高,不然阳光照不到你的。”
每个小老师都教的很是仔细,我们班的小朋友也很是认真,开心的在学习着。
回到教室后,我们更是梳理出了,小老师告诉我们的,玩光影的小要求。
2.创意光影——幕布下的光影
(1)活动背景
下雨天,小朋友们都没法出去玩太阳下的手指游戏了,于是我与小朋友一同讨论还能怎么玩光影手指游戏,小朋友们发现我们不仅可以在太阳下玩,我们还可以在灯泡、手机灯下、路灯下等其它照明物的照射下玩光影。于是我在教室里投放了幕布以及手电筒,让幼儿尝试幕布下的光影。
(2)活动案例
瑞瑞小朋友拿起了手电筒,贝贝小朋友在幕布前表演,贝贝一会儿玩用小手变小鸡“我是小鸡叽叽叫”,一会儿用小手变孔雀“我是孔雀点点头”······旁边的乐乐看见了,也学了起来。
活动分析
手指游戏与光影的集合,促进了小朋友的手眼协调,口语表达、人际交往、合作等各个方面的提升。
结语:
手指游戏不单单就是通过手指的多方面的组合运动,而称作为手指游戏。更是给孩子带来快乐的。亚里斯多德(Aristotle)有这要一句名言:“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让玩手指游戏,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让这个习惯伴随着孩子茁壮成长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