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用摘记》
理 论 学 习 摘 记
资料来源 | 题目 | 幼儿园开展手指游戏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 作者 | 佚名 |
书名 | 版别 | |||
报刊名 | 期次 | |||
文 章 要 点 摘 录 | 手指游戏,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指头玩的游戏。婴幼儿期是手部动作发展的关键期,手指运动能直接刺激大脑皮层,促进大脑的发育,而大脑的完善发展又能促进手的动作更加灵活。因此,幼儿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让幼儿的手动起来,除了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外,生动有趣的手指游戏也是幼儿喜欢的手指运动之一。 手指游戏包含专门的手指操和其他手指游戏。专门的手指操是指为了锻炼手指的灵活性而设计的手指活动,其中包括各个手指的弯曲练习、点指练习、弹指练习、轮指练习以及手指之间的协调配合练习等。其他手指游戏包括融入音乐活动中的手指游戏以及结合文学作品的手指游戏等。经常开展手指游戏,可以提高幼儿手指的灵活性,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同时还能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增进幼儿与同伴的交往。 一、让幼儿的手指在音乐中动起来 音乐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歌曲教学、音乐欣赏、身体律动、音乐游戏??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同时可以让幼儿在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将音乐融入幼儿的手指游戏中,让幼儿随着音乐进行手指动作的变化与组合,既能充分发挥音乐的功能,又能使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得到发展,实现一举两得。 教师可以选择幼儿熟悉的、歌词内容比较简单的歌曲,配上手指的动作,让幼儿边唱边做动作;还可以选择旋律优美、节奏感强的音乐,让幼儿用手指动作来表现节奏,进一步感受乐曲的美。 如小班歌曲《小星星》,幼儿可以通过大拇指与其他手指的轮流弹指,以及五指的合拢、放开,来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让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又如歌曲《两只老虎》,幼儿在欢快的节奏中不断变换手指动作,不仅情绪得到感染,同时手指的运动也促进了大脑的发育。 二、让文学作品成为幼儿手指游戏活动的媒介 儿歌是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儿歌语言浅显、通俗易懂、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在幼儿园中,儿歌常常和幼儿的游戏活动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在欢歌笑语中受到文学的感染。边念儿歌边做手指游戏是幼儿园常见的手指活动,常利用一些简短的儿歌或短句,配上手指的动作,如《十个朋友出来走》、《小螃蟹》、《醒来了,睡着了》等等。古诗也是幼儿常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利用古诗开展手指运动,也深受幼儿喜欢。教师选择幼儿熟悉的古诗,从题目开始,一边念古诗,一边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依次捏右手各手指的指腹(五绝诗每句捏五次,七绝诗每句捏七次),左右手可轮流进行。这样不仅让幼儿在反复诵读古诗中熟悉掌握古诗内容,使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得到发展,同时也刺激手指末梢神经,促进大脑的发育。有些比较长的儿歌,如大班诗歌《春姑娘》、《小熊过桥》等,动作也比较复杂,教师也可以将动作分解并拍成照片,帮助幼儿记忆。 手指游戏还可以表达一个故事、一则寓言,特别适合表达以动物为主的故事。幼儿在玩耍中学习词汇、大胆表达。同时,幼儿还可以通过手指游戏创编故事,开发多元智能。 三、让幼儿在手指游戏中充分想象 在以往的《石头-剪刀-布》游戏中,幼儿主要是通过简单的出拳来论输赢。到了大班,幼儿的想象力更加丰富了,我们让幼儿用两只手把石头、剪刀、布分别想象成各种不同的事物,如双手“石头”可以变成“锤子”互相敲,双手“剪刀”可以变成“小兔”,左手“石头”、右手“剪刀”可以变成“小蜗牛”??刚开始,幼儿主要模仿教师的动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想法越来越多,也愿意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创意。在对手指游戏的创编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在集体面前找到了自信。
| |||
体
会 | 手指游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如: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在好的文学作品中……可见,手指游戏不单单是手部的运动,还可以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起到作用。 |
摘抄人金瑛 日期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