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游戏:两只鹤
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黄苏霞
一.设计意图:
《两只鹤》是经典的常州方言绕口令,它描绘了两只鹤一起嬉戏的快乐场景。就儿歌内容而言没有难度,所以我们尝试用不同的诵读方式来增加趣味性。如,用常州方言诵读,用普通话诵读,又如替换诵读。诵读懂到每句最后一个字时,特意张开大嘴巴动一下头的夸张动作,常会激起幼儿无穷的模仿兴趣。
二.活动目标:
1.了解绕口令的语言风格,正确发音,重点学说“鹤飞鹤打鹤碰鹤”。
2.根据绕口令的节奏,快速协调地做手指动作。
3.在风趣的语言和灵巧的动作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有关鹤的一小段视频;两只鹤嬉戏的背景图;“手指游戏书”
四.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鹤)
小结:鹤是鹤科鸟类的统称,是一些非常美丽的大型鸟类。它有细细长长的脖子和腿,在我们国家,鹤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出示图例,熟悉儿歌
1.出示背景图,朗诵绕口令
师:关于“鹤”,老师这还有一首好听的绕口令。你们想听吗?
“天上有只鹤,地上有只鹤,鹤飞鹤打鹤碰鹤,嘘——”
2.师:刚刚你都听到了什么,谁能来说一说?
3.师生共同诵读一遍
(三)尝试创编手指动作
1.师:谁能试着用你的小手来做一做这个绕口令,‘鹤’可以怎么来表示呢?
2.师:小朋友们做的都很棒,老师根据小朋友的动作也编了一个,跟着老师一起来玩一玩吧!
(四)完整做手指游戏,个别展示
(五)延伸:用不同的诵读方式来玩一玩,指导幼儿用常州方言,和替换的方式玩一玩这个手指游戏。
五.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对绕口令类型的儿歌很感兴趣,在学习儿歌的时候总是反复的练习,经过练习,速度慢的时候孩子都能正确的说出儿歌,速度加快时,有的孩子就有点跟不上节奏,舌头绕不过弯来了。在创编手型的环节,孩子根据鹤是鸟的特征,大部分都是用手做出翅膀的手型,在我的提醒下,孩子又根据鹤脖子长,脚长的特征,创编出了各种各样鹤的手型。本节活动的难点就是让孩子尝试用常州方言说一说这首儿歌,根据本班孩子的情况,本地的孩子学起来轻而易举,但对于外地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需要课后多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