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7年
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的通知
苏教办基〔2017〕9号
各市教育局: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年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苏教办基函〔2017〕2号)精神,在各市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经省教育厅组织材料初审及答辩评审、研讨论证,共确定面向基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项目(即一类项目)44个、江苏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推广项目(即二类项目)3个、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即三类项目)4个。现予公布(具体名单见附件),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学习理解文件,突出思想提炼。各地要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学习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等相关文件,领会精神实质,加强顶层设计,采取有效措施,把握好项目推动的各个环节,确保每个时序进度都有新进展,并以项目为抓手,努力提炼教学思想,增强前瞻性、科学性、实践性,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二、完善实施方案,确保顺利实施。各市、县要组织专家团队,支持和指导项目单位和人员,进一步对照文件精神,根据答辩时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完善方案,明确实施步骤,做到有计划、有指导、有保障、有督查,确保项目有序开展,层层落实。特别是二、三类项目要形成相对固定的、有各方专家参与的高级智囊团,在思想凝练、前瞻指向和大数据分析实验成效上下功夫、求突破、有创新、出案例,做到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省教育厅将加强指导、全程关注。
三、加强绩效评估,确保项目成效。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建设时间原则上为一年,项目本身实验所需时间根据实际自行确定。省教育厅在项目资金下达一年后,将从“有前瞻理念、有实践创新、有效能比析、有辐射带动、有理论建树”等方面对项目进行阶段性检查视导。所有项目在联系学校的过程中,各相关市教育局基教部门应予以支持和帮助。二类项目须按要求及早建成教育家思想成果推广中心(研究所等),抓紧项目实施。
四、加强研究指导,总结推广成果。各市、县、校要加快本级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列项建设。通过专题调研、项目论证、自主研究、观摩研讨等多种方式,以不同层面的项目引领为抓手,促进更多的学校和教师投身到教科研中,有序推进面上的教学改革。各市、县教育局应充分发挥教育专家的作用,统筹和发挥教研、教科、师资培训、电教、装备等各方面的力量,加强项目的分类指导和个别攻关,组织专题培训、现场研讨与专题检查,增强项目的实践性,不断提高项目水平,及时总结推广优秀改革成果。各地有好的经验及做法,请及时报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7年6月9日
2017年全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一类)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人 | 所在单位 |
1 | 小主人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建构 | 戚韵东 |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
2 | “小能豆”学生自主发展评价系统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 刘婷、张忠艳、邓莹、陈莉 | 徐州市青年路小学 |
3 | 学程周:儿童学习新时空的实践样态 | 严瑾、杨春基 | 南京市拉萨路小学 |
4 | 小学游戏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李继东 |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
5 | 现代“小先生制”? 课堂教学转型实践 | 李燕 | 无锡市育红小学 |
6 | 完整儿童视野下的幼儿生活的整体建构 | 汪丽 | 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 |
7 | 学习场域创新条件下数学活动的教学建构 | 孙焱 | 连云港市墟沟小学教育集团 |
8 | 指向儿童学习机制的童心课堂实践研究 | 潘磊 | 连云港市师专二附小教育集团 |
9 | 为了共生理想的项目学习实践研究 | 徐金贵 | 海安县实验小学 |
10 | 基于儿童认知差异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探索 | 荀步章 | 宝应县实验小学 |
11 | 特定场景中外语深度学习—英韩日德多语种教学实践探索 | 蒋庆锁 | 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 |
12 | 高中生健康生活素养培育 | 王孝玲 | 江苏省宿迁中学 |
13 | 基于思维可视化切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 胡金平 | 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
14 | 幼儿创意手指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蒋惠娟 | 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
15 | 以核心问题统领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 王文英 | 太仓市新区第二小学 |
16 | 听障儿童“一人一案”身心整合式康复教育行动探索 | 季玲莉 | 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 |
17 | 通用技术课程微项目学习 | 朱益民 |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 |
18 | 基于“AR”技术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实践 | 徐杰、董建勋、瞿梅 | 江苏省镇江中学 |
19 | 提升残障学生生活质量的教育、培训、就业、康复一体化办学模式的研究 | 葛华钦 | 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 |
20 |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简约教学资源建设 | 许卫兵 | 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 |
21 | 互联网+成长档案库建设 | 顾海平 |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
22 | 培育品格核心素养:小学主动品德课堂建构的行动研究 | 唐隽菁 |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
23 | 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戏剧课程开发与实施 | 殷群 | 常州市第一中学 |
24 | 指向儿童学科素养的学科课程群的开发与实践 | 王晓虹 | 徐州市民主路小学 |
25 | 基于大数据的教学管理策略研究 | 张晓冰 |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
26 | 聋校数学个性化自主学习平台建设与研究 | 万烨锋 | 苏州市盲聋学校 |
27 | 享受自然 幸福成长,幼儿园自然生长特色课程的建构与实践 | 颜艳、焦东辉 | 徐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
28 | 指向师生幸福成长的“五味课堂”建设 | 陈广东 | 淮安市实验小学 |
29 | 学习社区:小学课程整合的实践建构 | 巫惠群 | 常州市博爱小学 |
30 | 自然实践:让学校成为生命成长的园子 | 刘卫军 | 泰州市凤凰小学 |
31 |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 | 孔建华 |
|
32 | 课程群:幼儿科学关键经验的建构 | 祁晓霞 | 盐城市幼儿园 |
33 | 儒家文化校本化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建设 | 王丽梅 | 宿迁市马陵中学 |
34 | “自主?导学”教学规则构建的实践与研究 | 袁昌华 | 江苏省邗江中学 |
35 | 基于云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 李桂强 | 徐州市第二中学 |
36 | 中国古典诗歌融通教育课程的实践项目研究 | 孙汉洲 | 南京市鼓楼实验中学 |
37 | 小学语文“和美助学”教学实践研究 | 王聿松、秦艳 | 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小学 |
38 | 基于数据分析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 陈刚 |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 |
39 | 智慧云课堂环境下深度学习研究 | 朱益民 |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
40 | 农村高中学生双语阅读实践的课程开发研究 | 张志平、孙长青 | 海安县曲塘中学 |
41 | “小农庄课程”与幼儿园其他课程的整合改造 | 徐志香 | 宝应县夏集中心幼儿园 |
42 | 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实践研究 | 吴玉国 | 淮阴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
43 | 体验式学习:建构儿童“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 仓定志、赵志宏 | 盐城市敬贤路实验小学 |
44 | 李更生“主体担当”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 皇甫立同 | 江苏省淮阴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