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创意手指游戏实践研究》
理 论 学 习 摘 记
资 料 来 源 | 题目 | 聚焦手指游戏 拓展教育功能 | 作者 | 任丽娜 |
书名 | 漫谈手指游戏在小班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 版别 | ||
报刊名 | 期次 | |||
文 章 要 点 摘 录 | 笔者将手指游戏作为小班幼儿稳定情绪、 训练语言、 锻炼肌体、 开发智能、 合作交流的一种载体,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手指游戏小班幼儿 教育价值 有位学者曾说过: 手是身 体的大脑。 如果想培养出智力开阔、 头脑聪明的孩子, 那就必须经常锻炼手指的活动能力。 当一个人的双手从事精细、 灵巧的动作时, 能够激发这些细胞群的活力。 因此, 手的动作越复杂, 就越能积极地促进大脑的思维功能。”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 并且, 还把手比喻成大脑的“老师”。 对于幼儿来说, 手指的活动, 是大脑的体操。 活动的是手, 得到锻炼的是大脑。 手的动作与人脑的发育有着极为密切和重要关系, 对语言、 视觉、 听觉、 触觉等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助益。 作为一名小班的班主任, 幼儿由不同家庭进入幼儿园需要一个适应期, 而其注意力分散, 注意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又为教师组织一日活动带来不少阻碍。 因此笔者选择了 受时间、 器材、 场地影响小, 随时随地可玩并具有与说唱、 动脑同时进行, 内容生动具体, 形式活泼轻松的手指游戏作为本班的教学特色。 那么, 何为手指游戏呢? 所谓手指游戏, 是利用人的自身器官——手, 伴随儿歌口令节奏, 通过手部动作和言语去构造游戏情境而开展的游戏活动。 它作为操作性游戏的一种, 具有简单易学、 有趣好玩同时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群, 促进大脑与手部神经协调, 促成手口一致等特点。 在实践过程中, 笔者逐渐发现手指游戏带给孩子们的好处远远超出预计的想象。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手指游戏在小班幼儿活动中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 | |||
体 会 | 手指游戏研究的实施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水平, 也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还提升了家长的指导水平通过研究的开展, 家长对手指游戏有了全面而具体的了解。 家长在参与游戏资料收集、参加“手指游戏观摩日”“家长手指游戏比赛”等多种活动的实践中,拓展了教育的视野,提升了家庭教育指导的水平。 |
摘抄人莫玲英 日期2017年3月
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创意手指游戏实践研究》
理 论 学 习 摘 记
资 料 来 源 | 题目 | 手指游戏的情商功能 | 作者 | |
书名 | 漫谈手指游戏在小班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 版别 | ||
报刊名 | 期次 | |||
文 章 要 点 摘 录 | 稳定小班幼儿入园情绪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 离开了自 己最依赖的人, 来到了 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1.情绪极度不稳定,表现出大哭大闹、害怕等。这时,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安抚幼儿的情绪,让孩子喜欢你、信任你。笔者的亲身经历就可以很好的证明这一点。一年前我刚刚开始带小班的时候,如何与娇小的小宝贝们进行沟通是我最头痛的问题。因为刚刚入园的孩子,情绪往往是很不稳定的, 一直不停的哭闹,常常令我手足无措。可是我发现,只要我一做手指游戏,就能使孩子们稍稍平静下来。于是,我选用了简单、好玩、互动性强的《手指歌》来与孩子们共同玩耍。切西瓜切西瓜切切切,包饺子包饺子包包包,煎鸡蛋煎鸡蛋嘶嘶嘶…… 在游戏的过程之中,教师给每个孩子“煎鸡蛋”(挠痒痒),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 咯咯地笑声, 很快被游戏所吸引。 我和孩子一起玩《咯吱一笑》: 小虫虫,爬上来,爬上来,爬到这里转一圈,转两圈, 转三圈, 伸伸头,点点头,咯吱一声让你笑个够。孩子们伸出了 两个食指当“小虫虫” 在自 己的腋窝下爬呀、 转呀, 很开心。由于这个游戏的可操作性强,使孩子们很快的学会,并能从中得到快乐,使孩子们的情绪很快平静下来。通过与老师共同游戏,教师和幼儿之间开始了“好奇——理解——信赖” 的过程。这种安抚幼儿情绪的方法, 远比将孩子搂在怀中, 顾此失彼好得多。 | |||
体 会 | 将手指游戏运用于小班幼儿教学活动组织中, 既有其可行性也有可操作性, 它对教师在组织小班幼儿进行教学活动时起到相当大的辅助作用, 同时对幼儿自身 能力的发展提高也起到了 促进作用。 这是一种值得推广和运用的游戏教学方式。 因此, 将手指游戏与幼儿一日 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教育价值, 发挥其教育功能, 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快更好更开心地成长! |
摘抄人莫玲英 日期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