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小(四)班教学计划
一、班况分况
我班现有幼儿 35名,其中男生18名,女生17名。这群幼儿都是刚刚从家庭中走出来进入集体生活的,幼儿园对他们来说非常陌生,刚开始他们独自呆在陌生的环境中没有安全感,哭闹现象严重,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他们对幼儿园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他们对幼儿园的一切都感到好奇而新鲜,什么都想去探究一下。这也正体现了孩子好奇、好问的天性。而由于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宠爱导致他们脾气比较骄纵、任性,生活自理方面缺少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在就餐时有的孩子有挑食的坏习惯,甚至有的孩子不肯自己吃饭要老师喂才肯吃,不过就餐时的卫生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经老师的提醒,能主动的捡起掉落在桌上、地上的米粒。在需要入厕时会请求成人帮忙。午睡习惯还可以,能独立入睡的幼儿占大多数,能自己脱鞋,上床入睡。在学习上,孩子对音乐、舞蹈活动感兴趣,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但上课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专注性不够。在晨间活动玩积木时有抢积木的现象发生。在孩子们的身上存在许多不良习惯,许多事情他们还不会自己去做,如:吃饭、穿衣、穿鞋、自己上厕所、饭前便后洗手等等。这学期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培养。为孩子今后发展打好基础。
二、班级工作任务及目标
1、在工作中两位老师相互配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统一要求,加强对幼儿一日生活、学习常规的培养,并根据每月、每周的教育目标,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进行教育。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注意智力的开发,使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2、在班级中建立民主、品等的伙伴式的师幼关系,对幼儿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注意个别教育和随机教育使幼儿的身心发展得到正确的引导。
3、在教育教学中不忘保育工作,做到保教结合,充分利用晨间谈话或睡前谈话等一些生活环节加强对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及安全意识的教育。
4、丰富活动区内容,和幼儿一起收集和整理活动区的材料和工具,鼓励幼儿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拓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5、在游戏的空间上,我们会根据小班幼儿的游戏特点,逐步开设娃娃家、理发店、肯德基等角色游戏内容。制定游戏规则,根据幼儿的兴趣所在来开设一定的游戏主题。老师通过引导和讨论,共同使游戏内容更丰富、更生动,这样,使幼儿在游戏时都能有浓厚兴趣,不断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6、丰富区域活动内容。在添设各区域标志的同时,我们每月将不断添设和更改各区角活动内容,并将一些教学内容延伸到某些区域内容中,使区域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和改进,并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所开设的区域包括:生活区、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益智区。环境能育人,在布置环境中,我们也将注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与我们一起美化生活学习的环境,将他们的作品都上墙,以此提高幼儿各种画、撕、贴等各种技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幼儿在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游戏就是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的区域游戏和角色游戏,让幼儿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游戏操作,从玩中学,获得各方面的经验,提高幼儿之间的交往能力。
本学期工作目标
(一)重点目标
1、培养基本的自我生活服务能力。
2、学会使用普通话与他人交谈,愿意和老师、同伴交流。
3、学习和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基本动作,对运动有初步的兴趣。
4、初步培养听的习惯。
(二)基本目标
1、较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环境,逐渐喜欢上幼儿园。
2、初步能独立使用调羹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穿脱衣服、大小便(大便会叫老师帮忙擦干净),愿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3、初步养成较好的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和睡眠习惯,初步懂得遵守各项常规。
4、知道说话、待人接物要有礼貌,会说一些日常礼貌用语;愿意和同伴友好相处,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
5、学习和初步习惯使用普通话交谈,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需要说出来,能回答别人的提问。
6、初步培养听的习惯,能看着说话的人听讲,对看图书有初步的兴趣。
7、培养初步的运动能力,学习较协调地做跑、跳、爬等基本动作,喜欢尝试玩各种运动材料和器械,对运动有初步的兴趣。
8、认识自己,初步培养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喜欢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探索和认识各种事物。
9、喜欢玩游戏,初步懂得要遵守游戏规则。对角色游戏感兴趣,初步知道扮演角色来进行游戏。
(三)发展目标
1、身体和动作发展。
能逐步自然地、有节奏地行走。
喜欢跑、跳、玩球、骑小车投仍沙袋等。
逐步能双脚交替上下楼梯。
手背小肌肉群有较大发展,动作逐步精细化。如:搭积木、串珠、折纸、捏泥、使用剪刀等。能自己用勺进餐等,逐步自己穿、脱衣裤,会自己扣纽扣。
2、认知能力
知道自己的性别,年龄、姓名、家庭成员和所在的幼儿园。
初步适应集体生活,喜欢老师和小朋友,知道同伴的名字。
开始形成一些与生活经验想联系的事物概念,但受生活经验的影响。
爱模仿,常常通过模仿来学习。
认识圆形;能以自身为中心,区别上、下、前、后:知道白天、黑夜。
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长短,会按大小、长短给4个以内物体的排序。
对数量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能顺口唱数1——10,感知5以内的多少,初步会对物品进行简单的分类。
3、语言发展
喜欢念儿歌,听故事,尤其是爱重复地听故事。
理解简单的指令,并按指令要求行动。
喜欢和同伴交流,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看懂单幅画,能独立辨认图书中的人和物。
由于表达技能的原因,有时说话不够连贯,并常常用各种手势、表情来辅助表达。
4、社会性发展
有明显的独立行动的愿望,喜欢说“ 不”,常要求“我自己来”。
依恋成人,喜欢与亲近的成人有身体接触,如:抱抱、亲亲、摸摸等,喜欢被关注和赞扬。
尚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常会为小事大哭大闹。
开始能够接纳,认同同伴,逐步能和同伴一起玩,并能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但还常处于自我中心的状态,容易产生外显性的侵犯行为。
在成人的提醒下保持身体、桌面、地面的整洁。
5、艺术表现
喜欢唱歌、做律动,自由自在地跳舞。
喜欢敲打物品,发出声音,具有一定的节奏感,能表演歌曲,简单地敲打、摆弄乐器。
会用笔大胆涂鸦。
会随意撕纸、粘贴,大胆玩泥。
三、建立家园联系的桥梁
家长的支持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将充分挖掘家长的资源,做好家长工作。
1、“家园共育”是我们沟通的一个桥梁。我们会定期的向家长公布幼儿学习的内容,介绍一些育儿的经验和一些先进的信息,也请家长来谈谈自己的经验,摘取幼儿生活中的点滴。它是我们互通信息的纽带,只要我们教学需要,我们会请家长配合。
2、个别访谈。个别的交流、谈话不仅能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也使
3、“家园联系册”每月一次向家长汇报孩子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家长也及时地反馈幼儿在家的表现,使我们彼此更加地了解,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平日,较多的与家长用电话联系,孩子有特殊情况或未来园两天时能及时反映和了解情况。
只有幼儿园、老师、家长三者相互沟通,才能使我们的家长工作顺利地开展,才能更好的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四、卫生保健
教幼儿会自己入厕,会在老师提醒下餐前便后,按顺序认真洗干净手、擦干,都能用勺子独立进餐,幼儿在老师鼓励下做到基本不挑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能自己穿脱简单的衣、裤、鞋,并放在相应的位置。不蒙头睡,不玩东西,都能不随地大小便,将果皮、纸头放在指定地方。
教师做好班级卫生、消毒工作。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尤其是H1N1的流感防控工作。及时做好这方面的记录。
五、安全教育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小班的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及敏捷性尚未发育完善,我们将利用各种活动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以此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抓好安全常规教育,强化班级日常管理。
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随时清点幼儿人数,且每个幼儿都在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教师随时检查幼儿的随身物品。班级里的每位教师要清楚了解班上接送的情况,确保幼儿安全。在教师的教育下不接触危险物品,不吃陌生人的食物,不跟陌生人走,不随意离开集体,身体不舒服会告诉成人。